寫到這時,式微不得不說句題外話。人言,官場如戰場,職場如官場!作為正在上進的你,定要時時刻刻小心著別人給你挖的坑,別只顧享受眼前利益,結果栽個大跟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城西校場裡,六大新任千人隊的隊長正忙著挑選各自的兵員,單說此時成都城外發生的故事。
目光轉移到趙韙的行軍大帳,此時賬內四人。趙韙居中而坐,李王秦三位先生坐在旁席。只見那笑面虎,趙韙笑呵呵的問道“三位先生,你們看這秦五爺發來的密信是否可信?”
“可信但又不能全信”李先生思考一會兒,放下手中的酒杯。
“哦?怎麼理解”趙韙眉頭緊皺,眼睛緊緊盯著那李先生。
“信是因為大勢使然”
“大勢使然?”
“今劉璋困於一城,內無持久善戰之士,外無良援,要想活命,必然生死一擊!故趁我軍新來疲憊之時,進行偷襲,實為上策!”
“先生的意思是今夜我那侄兒必然來偷襲”
聞言,李先生輕輕頷首。
“那先生又為何說不可全信呢?”趙韙又丟擲了自己的疑問。
“不能全信是因為偷襲人員的數量上”
“偷襲人員的數量上?”
“哈哈,大都督難道真認為今夜他劉季玉敢派出兩萬兵馬來襲我軍?”李先生仰天大笑。
“難道不敢嗎?”趙韙把目光再次投向李先生。
“不敢,當然不敢!除非他劉季玉不要命了!”李先生斷然處決。
“這是何意?”
“大都督難道忘了,這成都城守衛兵馬總共不足三萬,他若派出了兩萬人馬來,誰來替他守城?”
“守城?我那侄兒不是又世家中召集了近六千人馬嗎?”趙韙反駁。
“哈哈,這六千人馬,難道他劉季玉真敢相信他們,重用到守城的份上?別忘了兩萬人出去了,只剩下不足一萬兵丁!若是這新招的六千人鬧僵起來,成都也就完了!”
“或許我那侄兒沒有想到此處呢?”趙韙又丟擲了一種可能。
“哈哈,以劉季玉草包的品性這一點倒是可能,但大都督難道忘了,川蜀四大才子之一,有三絕之稱的端像張松張永年可是備受劉璋重用啊!”李先生聞言提醒趙韙道。
“端像張永年!這麼說來我那侄兒不會派出兩萬人馬來襲,那他大概會派出多少人馬呢?”
“至多一萬五千人”李先生給出了自己的推斷。
“一萬五千人?!”趙韙似乎不滿意這個數字。
“一萬五千人留守城府有兩個好處”李先生繼續解釋道。
“哪兩個好處?”趙韙手指輕輕敲擊著身前的案牘。
“第一個好處是一萬五千人雖然數量少,但對於偷襲是足夠了,而且一旦偷襲失敗他劉季玉還有一萬五千人馬,這就意味著他還有翻盤的機會。此為第一個好處。”
“第二個好處,防止那六千人生亂。以兩倍之多的兵力壓制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散兵護衛,足矣!”
“好,既然確定了我那侄兒今夜會過來偷襲,那我等應如何應對呢?”趙韙眼睛一眯,精光亂閃。
坐在下首的李先生富有玩味的瞥了一眼趙韙,心中又是冷笑,“裝!使勁裝!明明自己已經想到了對策,還要問我等!哼”
他雖然猜到了趙韙的心思,但也不點破,於是眉頭故意的皺了皺,停頓了一段時間,抬頭道“既然確定了劉季玉今夜必然來襲,那大都督何不將計就計呢?”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