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月跟在古裝少女的身後,小泠跟在宋九月的身後,三個人在漫無邊際的桃林的走著。
“阿奴姑娘,村子遠嗎?”宋九月問著。在遇到阿奴之後,一行人又走了很久,但滿眼所見,依舊盡是桃花。
“不遠了。”相處了一段時間,阿奴已經不再那麼拘謹和羞澀,言語間放鬆了很多,微笑的看著宋九月:“馬上就可以到我們家啦!”
“那就好。”宋九月放心了一心,繼續和阿奴找著話題:“對了,阿奴姑娘,你之前唱的歌很好聽!”
忽如其來的稱讚讓阿奴羞紅了臉,她低下頭,羞答答的不言語。
“不過我沒太聽懂歌裡面的詞,是此廂民歌嗎?”宋九月問道,對於那首歌真的很好奇。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阿奴垂下臻首,小聲說著。“是鄰家的阿婆教給我的,我也不知道叫作什麼,只是覺得好聽,便經常唱著了。”
“水流無限似儂愁……”宋九月唸叨著,無意間瞥見桃花林中的溪流,這條小溪很長,再配上無盡桃花,分外應景。“好詩,好詩。”
在他身後,小泠聽完了詩詞後,總覺得似曾相識,是以小臉皺成一團,苦思冥想了好久。這段時間裡,宋九月給小丫頭找了很多書,其中不乏《唐詩三百首》之類的詩詞集。不枉一番苦讀,小泠想了許久,終於記起了這首詩的出處,心中也忽地隨之一緊。
“主人……”
感覺到小泠在揪著自己的袖子,宋九月不解的低下頭去,卻看見小泠正一臉緊張的看著自己,似乎看到什麼恐怖的東西。
“怎麼了?”他關切的問道。小泠鮮有如此失態的時候,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小泠正要開口,卻被阿奴的話語聲打斷了。
“你看!那就是桃花林的邊界!”阿奴指著南方,開心的叫起來。
宋九月被阿奴所吸引,循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遠方的桃樹開始漸漸稀少,直至桃林邊緣,出現了野地,田壟,還有更遠處的村落和淡淡炊煙。
終於看到人煙,忽如起來的欣喜讓宋九月暫時忘記了小泠的事情,被阿奴的開心所感染,興奮的叫道:“太好了!”
阿奴不好意思的笑著,俏臉上還有幾絲掩飾不住的得意,似乎能把『迷』路的客人帶到村子裡,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宋九月看得痴了,桃花,山郭,佳人,樣樣美甚——那天真無邪的樣子,真可愛。
小泠看著主人一臉的陶醉,加之阿奴打斷了她的話,是故惱怒的看向這討厭的少女。看著粗布襌衣下的嬌軀,她正想發作,忽然又想到什麼,連忙住了嘴。這些話一定要說給主人聽,卻又一定不能讓她聽到,還是先等等,待無人時在說與主人吧。
小丫頭謹慎起來,默默的跟在主人身後,一言不發。
……
“阿奴,回來啦……咦?這小哥是?!”村口,一個拄著柺杖的阿婆正笑著和阿奴打招呼,但在她看到奇裝異服的宋九月和小泠後,立即大驚失『色』,慌張的喊道:“你們是什麼人?老婆子我怎的從未見過?”
不等宋九月開口辯解,阿奴已經搶先開口,解釋道:“阿婆莫怕,他們兄妹自稱是外面來得旅人,『迷』了路,無意間行至此處,剛巧在桃花林裡遇見了我。”
“外面?”阿婆驚得臉上的皺紋都繃直了,詫異的問道:“什麼外面?”
“……我也不曉得。”阿奴茫然的搖搖頭,看來,這村子裡基本不研究地理的啊。
宋九月旁觀了一陣,暗自訝異這桃花源中的人竟然不知外面的世界,著實有些像……井底之蛙。
把有些貶義的想法趕出腦海,宋九月友善的笑笑,作揖行禮道:“小子宋九月,攜舍妹宋小泠,見過老夫人。”
“有禮有禮。”阿婆有些尷尬的點點頭,看得出來,她這一輩子很少這樣和別人認真的打招呼。算是見過面,阿婆依舊不敢放鬆,說道:“後生,小姑娘,還請等等進村,畢竟我們這裡可從未見過生人,須得向宗長稟報一番!”
阿婆雖然年邁,但之前的驚呼聲依然很大,早就把村頭的幾戶人家驚動,一一出戶,前來觀看到底出了什麼事。待眾人看到從未謀面,衣著怪異的宋九月和小泠,盡皆驚懼不已,幾個年輕力壯跑得快的小夥子已經飛奔向村裡去稟報宗長耄老,其餘的男女,三五成群圍在遠處,對著二人指指點點。
“那是誰家小子,怎麼如此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