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臉色也難看起來,「那麼,眼下大周能戰之兵有多少?」
「天策府、藍田大營、豐臺大營加起來能戰之兵不過三十五萬。」
「什麼?」殿上眾人大驚失色,竊竊私語。
才三十五萬人!?就算把新兵那十七萬人折半計上,都不過是四十多萬人,甚至還不及哦囉斯國的那五十萬兵力呢!更不好說,哦囉斯國還能從後方再調兵到前線!
想到這一層,殿上的文官就忍不住在心裡打起退堂鼓了。
如果還是由冠軍侯指揮的話,他們相信哪怕只有三十萬人,冠軍侯也一定能夠大敗哦囉斯國和倭寇而回。但是,現在負責指揮的可是明珠郡主和鎮國公……
皇上也頓覺頭痛。
從前要打仗,軍方磨拳擦掌,躍躍欲試,而戶部的文官總是哭窮,一副地主家也沒有餘錢的樣子;現在情況卻調轉過來,反而是戶部的文官躍躍欲試,軍方卻苦於無足夠能打仗計程車兵。
「宣威將軍和歸德將軍且與其他將軍先往偏殿商議一套方案出來吧!」皇上揮退了殿上的文官,對李明珠和牛繼宗道。
見得眾人遠去,「畢雲,命人快馬往城外,請冠軍侯進宮商議大事。」
李斂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那是大周的頂樑柱。
關鍵時刻,皇上都是相信李斂多一點。
畢雲應一聲,忙去安排。
沒過多久,四個身材壯碩的親兵抬著一張軟榻進來,榻上正是李斂。此時的李斂臉無血色,在榻上艱難地坐起身,朝皇上拱手道:「臣拜見皇上。」
皇上一驚,連忙從龍椅上走下來,擔心的道:「靜涯這是生病了?上月見面的時候不還好好的嗎?怎生病得如此厲害?」
李斂側頭虛咳了幾下,「臣抱病在身,皇上莫要近前,否則恐過了病氣給皇上。有不敬之處,請皇上恕罪。」
「沒事!來,先坐下來再說。」皇上完全不介意,親自扶起李斂落座。
「畢雲!去命人請太醫!」
畢雲是宮中的老人,早就練出了一顆七竅玲瓏心。皇上語音剛落,他就從殿外引了一個太醫進來。
「稟皇上,冠軍侯本有舊患,迄今尚未大愈,不久前又貪杯吹風,新染了風寒之症。兩病齊下,這病恐……短時間內難以痊癒。」太醫小心翼翼的道。
皇上緊皺眉頭,本以為上次在寧壽宮看見李斂臉色不錯,此次應該能帶兵出征,怎料……
「退下。」皇上揮揮手,太醫連忙退下,生怕皇上遷怒自己。
等到李明珠等人商議好,回到正殿的時候,就見到李斂坐在椅子上,臉色虛弱。
顧不得寒暄慰問,李明珠連忙把他們商議好的方案稟報皇上。
「經商議後,臣等建議命歸德將軍牛繼宗率天策府六萬將士、藍田大營三十四萬將士北上據長城而守,伺機出關相助柔然。而臣則率領天策府兩萬將士及豐臺大營十萬將士開往紹興剿寇。」
皇上沉吟,「靜涯,你意下如何?」他有一個好處,就是從來不會不懂裝懂,自己不懂,就讓懂的人來負責。
孫子有雲: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的結局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不是生,就是死,不是存,就是亡,沒有絲毫能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沒有改過的機會。
牛繼宗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大周現有的所有軍力都說了給李斂知道。
李斂輕輕半閤眼睛,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叩在椅子的扶手上。
皇上也不催促他,任他細細思量。
李明珠和牛繼宗等人的心跳隨著李斂叩手指這動作逐漸加快。
過了好一會兒,「不妥。」李斂張開眼睛否決。
「有何不妥?」李明珠不服氣的道。
眼下這個已經是他們想出來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