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十年 (第2/2頁)

推薦閱讀:

而可憐「被排擠」的小賈璉撇撇嘴,表示自己不稀罕也不需要。他在小賈珊剛出生後不久,就被賈赦正式開祠堂,在新任賈氏族長賈珍前任族長賈敬已經卸下了身上所有的擔子,一心一意在道觀裡練藥修仙,表示木有興趣參與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的事情)和眾多族老的見證下,正式過繼了給賈斂,身份由榮恩伯的嫡次子一變,成為有實權的從三品冠軍將軍唯一的兒子,連姓氏都改了,成了李璉。

李小璉小時候很疑惑:為什麼別人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而他除了一個父親外,還有一個爹爹和一個小爹爹呢?而且父親當著旁人的面前不能叫父親,只能叫大伯父、大老爺。大伯父、大老爺是什麼來的?能吃嗎?

迷糊的李小璉呆萌地歪頭,含著小手指,蹬蹬蹬的跑去找自己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小爹爹。

小爹爹笑得一臉溫柔的抱著自己,細心地解釋起來。雖然聽不明白,但是李小璉仍然很努力地記住小爹爹的一字一句。然而,當爹爹回府後就毫不留情地把他從小爹爹的懷裡掀出來,拋給一旁的親兵叔叔。李小璉只得苦著臉的,在親兵叔叔的監督下,走到太陽底下紮馬步。

隨著年紀漸長,李小璉開始理解小爹爹的說話,並知道爹爹和小爹爹之間的關系是多麼的令人吃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手握兵權,深受太上皇和皇上器重的冠軍將軍。

執掌東廠,深得皇家信任的東廠廠督兼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個組合簡直要人命!

但無論如何,一如小爹爹所說:爹爹始終是他的爹爹,小爹爹也始終是他的小爹爹,這不會改變什麼。

李小璉這些年來被馮子芝愛若親子的養大,雖然繼承了李斂或應該說是賈赦畢竟是親爹)的不好詩書,但馮子芝對他的學習抓得極嚴,寒窗苦讀十數載,總算是學有所成,甚至青出於藍在書卷經義方面超過他爹爹李斂和父親賈赦。

十四歲那年更是下場,不聲不響地就考了個鄉試頭名回來,跌碎了一地眼鏡。不少落榜的秀才紛紛抗議有黑幕,是負責評卷的考官想要討好李斂才把解元之位給了李璉。他們群情激憤地圍繞著衙門,討要一個交代。然而,當東廠派人傳出訊息──「本年鄉試解院李璉的授業恩師乃司禮監掌班太監馮太監。」

訊息一傳出,原本半數認為有黑幕的秀材全部大打退堂鼓。

馮子芝在太上皇傳位的那一年正式接過戴權的棒子,正式成為東廠廠公和坐上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掌班太監一位。

時年,新帝上任,加開恩科。會試期間,周和帝取笑司禮監太監馮子芝,雖曾受諸多大儒的教誨,考試卻未必比得上殿內的舉子。

馮子芝是正經八百的內書堂出身。內書堂由皇帝指派諸多學富五車的學士教學。不少翰林院狀元出身的翰林甚至殿閣大學士都曾任講官,可以算得上是馮子芝的老師。

對於頂頭上司的輕視,馮子芝表示不服,決定露一手。

本公行過禮,捧過茶的師父可是王翊!

他以一炷香的時間就這次會試的題目寫了三篇策論,武英殿大學士高拱驚嘆實乃奇文,三篇皆可點為狀元。

保和殿大學士康禾泰見獵心起閑著無聊),分別以北方外族、西邊夷人和南部倭寇為題考驗馮子芝。要知道這三條題目雖然相似,但情況卻是天壤之別。

北方涉及匈奴、鮮卑等野心勃勃的外族,既要拉攏又要打壓,態度要強硬;西邊夷人除卻要守好雲南一帶外,還要設法安撫夷人,消除漢人和夷人的矛盾,使之願意離開大山為大周子民;南部倭寇的成因一來是著水患問題嚴重,無地可耕的百姓就拿起刀劍成了倭寇,二來倭寇背後有眾多南方商人支援,要為百姓謀生計之餘還要解決商人的影響。

馮子芝稍一沉吟,揮筆灑墨,一氣呵成了策論三篇,其內容使得高拱大呼北方外族、西邊夷人和南部倭寇之患能解矣!周和帝見之,決定擇日把馮子芝所寫的三篇策論與朝中重臣商討,大有實行之意。

康禾泰有見乃此,表示策論這關你過了,但還未完,還有詩賦未考呢!他連出三個不同主題,卻被馮子芝眼也不眨地一一答上。

周和帝大嘆,「若延年參考,朕定必欽點為狀元!」可惜,作為內侍,馮子芝一輩子都沒有可能參加科舉考試。

而真·狀元郎謝長亭多才多藝,性情閑雅溫和,一向有「小謝安」之稱。縱然出身大週四大名門的烏衣巷謝氏,氣量不凡,但對於周和帝和兩位大學士居然如此推崇一個太監的文章,認為其可為狀元,這對他、對謝家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他向周和帝提出要一觀馮子芝的文章,讓周和帝大感為難。

謝長亭是當初太子杖弊的太子左庶子謝莊的親侄子,在嫡長子謝莊死後,周和帝不動聲色間,幾經辛苦取得了謝家暗地裡的支援,這點是東廠都不曾探聽到訊息的。「王、謝、袁、蕭」四大名門之間連絡有親,俱有照應,謝家出面替當時還是秦王的周和帝在另外三家面前說了不少好話,而「小謝安」謝長亭這次的科舉入仕都是謝家那群老狐貍授意的。

由於謝長亭身份特殊,周和帝不好拒絕,只得允之。

謝長亭不愧是「小謝安」,完全繼承了老祖宗的宰相氣度,讀過馮子芝的文章後心悅成服。

要知道謝家謝長亭品格高尚,學識淵博,在文壇之中都是一等一,極有名氣的。這樣的人不會為了拍皇帝和太監的馬屁而說謊,他的家勢、他的驕傲、他的品格都不容許他這樣的做。

加上又有兩位現任大學士和其他滿腹經綸曾教授馮子芝的翰林、大學士站出來為其背書,而且雖然康禾泰出題的那三篇策論不能傳出,但就是次會試試題寫下的另外三篇策論和三首詩賦卻是能夠流傳出去的。

策論暫且不說,單說那三首詩賦。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從此之後,再無人在學問一途敢輕視這位年輕的大太監了。

得到這位有狀元之才的馮太監親自傳道授業解惑,沒有人會以為李璉會連一個區區的解元也拿不到手。

正當無數人期待這位馮太監的「弟子」能否成功奪得會元、狀元,替他的「老師」完成心願,爭一口氣的時候,卻傳出李璉隨父出征,南下殺倭寇去了,還斬獲了十個倭寇的首級,升了什長。眾人對此皆是一愣,但很快就釋然了,尤其是應屆計程車子更是鬆了一口氣。

最新小說: 東京風華 始皇爹非要我一統江山 寄錦書 建安幻 枕佛 清穿之康熙皇帝小青梅 迫與楚王解戰袍 那邊的鬼你擋著開店了 假面之罪 偷偷 別和死對頭假戲真做[娛樂圈] 變成太監後暴君聽見了我的心聲 噠宰是啾也的喵 四魂之玉的英雄之旅 大佬們今天被壓了嗎? 夫郎是瞎眼美人,有小心機怎麼了 如煙如汀abo 對方辯友是我男朋友 帶炮灰夫郎做開國皇帝 強娶病態反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