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筆法,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即用線方法。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所用工具都是尖鋒毛筆,要使書畫的線條點畫富有變化,必先講究執筆,在運筆時掌握輕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稱為“筆法”。
墨法亦稱“血法”,又曰用墨之法。談墨法離不開水。既是水墨,當以墨為體,以水為用。“墨分五彩”,墨法的運用源自於造紙術的産生,“筆墨”二字永遠成為國畫區別於其他畫種的本質特徵。
章法是一個詞語,其意思是指文章的組織結構,比喻處理事情的規則和辦法亂了。書法章法是指安排佈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系的方法。
只有這三個方面都照顧到了,才能真真正正算是一個合格書法作品。
楊力所書寫的這個“永”字,很顯然還只是在練習筆法和墨法,只有筆墨練好了,才有可能接觸到章法。
楊力的進步很快,每寫下一個字,相較於上一個,就會有很明顯的進步。每寫一個字,老頭兒都會拿過去看一眼,然後予以指出和糾正。然後楊力交上去的下一張紙,就會把那些毛病都糾正。
然後,便是章法的練習。
章法的要領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相當困難。平正,勻落,疏密統一,這些技巧和原則,雖然看上去並不複雜,楊力也很快就記住了,但是當楊力真正上手實踐的時候,卻變得很困難。常常在一些小的細節上出現錯誤。
還好,楊力不是一個遇到困難就服輸放棄的人,在他的努力之下,終於練出了令他滿意的章法。
篆書,隸書,楷書……很快,每一種字型,楊力都練得熟練了。
就在楊力覺得培訓已經結束了的時候,白頭發老頭卻開口了:“你的練習還沒有結束……現在,我要你立刻自創一種字型。”
楊力吃驚地張大了嘴,有沒有搞錯啊?讓自己自創一種字型?還有沒有比這個更加高難度的?
老頭卻是一本正經地點著頭:“當然要自創,你沒有聽過一句話嗎?守一家,臨百家,創自家,這是書法的必經之道。你還沒有經過‘創自家’這條道呢,怎麼能算完成了呢?”
楊力差點崩潰,只能點著頭,道:“好了,我服了你了,創就創吧。”
楊力閉上眼睛,仔細地思索著。一邊回憶著自己所學的各家字型,一邊把它們往一起融合。各式字型,就像幻燈片一樣,在腦子裡不停地閃過。楊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它們融合到了一起。
半小時後,楊力睜開眼睛,伸手拿起筆,在宣紙上寫了起來。
筆尖遊走,筆墨飛舞,隨著楊力的筆飛快地在紙面上飛舞,一個個黑色的大字躍然於紙上。楊力所書寫的,乃是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這本原是行書的字帖,被楊力用他自創的字型,洋洋灑灑地寫了下來。
寫完最後一筆,楊力把毛筆放下,雙手拿起那張宣紙,呈給了白發老頭。老頭接了過去,只看了一眼,就大聲贊了一句:“好!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瘦勁有力,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這本行書字帖,你用自創的字型寫下來,居然一點也不突兀,顯得很自然得體,很是難得!”
楊力看著老頭滿意的神色,就知道自己的培訓結束了。轉頭正要離開,卻被老頭喊住了:“等一等。”
楊力回頭道:“什麼事?我不是已經完成培訓了嗎?”
老頭道:“琴棋書畫不分家,你既然把書法學了,幹脆把琴棋畫也一股腦兒學了吧。”
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