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大街之上,居然不少人堂而皇之的佩戴刀劍。
尋常百姓根本視若無睹,明顯習以為常。
正值元宵,街面上當然很熱鬧。
這麼多江湖人佩著武器往來,居然沒看見打架,連一場都沒有。
甚至沒看見往來巡邏,既沒有衙役,也沒有武士維持秩序,當真奇怪。
論治安,似乎遠比江城好多了,起碼跟江城繁華的南區差不多。
但是單論繁華,那又差遠了。
與江城南富北貧不同,申州的繁華明顯四面開花,到處分佈,又都不大。
風沙一路走來一路看,對這裡的格局還算明白,對這裡的秩序百思不得其解。
申州乃是一座水陸重鎮,更是淮水上游第一座重鎮。
往南則是扼守大別山脈的義陽三關。
三關分別是武勝關、百雁關和天下九塞之一的平靖關。
過了三關就是長江。
簡而言之,三關地處南北要衝,南襟江南,北蔽中原,與申州勢如首尾。
自古便是南北兵爭的首奪要隘。
然而,申州恰好處於北周、東鳥、南唐和中平四國的交匯之處。
最近幾十年的天下形勢導致此處一直無戰事,也不可能起戰事。
任何一國在這裡的軍事行為,都會遭至另外三國,乃至辰流和巴蜀的強烈反應。
誰都伸不出手,伸手必被砍斷。所以無論北伐還是南征,各國都不會選在這裡。
情況有些類似於中平的江陵,以及長江對面的江城。
雖然還談不上是個三不管的地帶,確實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通常來說,官府力弱,幫會就強,甚至強到獨霸一方。
比如巴蜀的川盟和聖明聯盟,江城和江州的江城會。
尤其申州乃是淮水東去的水運要線,更是南北陸運的重要樞紐。
驛道往北至鄭州洛陽,往南過了長江就是江城。
如此地理和交通環境,自然會產生巨大的利益。
足以孕育出一個巨型幫會,甚至割據立國。
偏偏申州魚龍混雜過了頭,沒有一家獨大。
就風沙所知,江城會、川盟和聖明聯盟,乃至中平王室掌控的荊江會都在申州擁有或明或暗的分堂,並且挹注了大量的人手和資源。
此外還有陳許商會,更有本地幫會。
這麼多幫會插手其中,又各具背景,可以說群魔亂舞,應該亂得不像話。
就算各方早已形成均勢,三河幫突然強勢涉入,就好像往充滿暗湧的水裡丟了塊石頭,什麼均勢都該瞬間告破。
現在市面上是否太平靜了,平靜的過了頭,令風沙感到難以理解。
難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他恰好在這個通常極其短暫的時刻正好踩了進來?
本部完。
……
喜歡興風之花雨請大家收藏:()興風之花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