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之極,安靜之極,鳥鳴全無,葉落有聲。
程飛領著風沙默默地轉到柏樹的另一側,果然看到一個狹長的樹洞。
剛才程飛說樹洞內可容納多人,但光從外面看,一人側身可過而已。
尤其樹洞下方被一方石基嵌砌,攔住了大約半人之高,想要鑽進鑽出並不容易。
風沙饒有興致地打量,樹洞內傳來女聲:“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或許隔著樹洞,樹幹又足夠厚實的關係,聲音像是幽幽怨怨的女鬼,氣若游絲地鑽耳。
風沙愣了愣,點著樹洞向程飛問道:“什麼情況?”
程飛答非所問地道:“此間樹洞,內有奧妙,哪怕在裡面盡力呼喊,外間也只聞得一縷輕音。哪怕在外間輕聲細語,內裡也如同旱雷爆耳。”
“我知道這玩意兒。”
風沙恍然,旋即撇嘴:“道門稱為空歌黍,佛門稱為雷音瓶。只需在外面日夜誦經,再冥頑不靈的魔頭也必定皈依。頌道經可入道,頌佛經則入佛。”
任誰被困在其中,將會無時無刻地感受著魔音灌耳的痛苦。
好像被鐘鼓齊鳴的水陸道場終日包圍,不分晝夜,無法阻止。
任何人處在這種環境之中,沒有可能睡著,甚至沒有可能集中精神,意志很快就會崩潰,直至散成渾渾噩噩的混沌。
最終腦子彷彿被徹底洗過一樣,變成一張白紙。
屆時,往腦袋裡灌輸什麼,那就會變成什麼,甚至可以把人塑造成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風沙之所以十分了解,因為這本是漢朝時一位墨修的發明。
當時獨尊儒術,廢黜百家,墨家被汙名為魔。
為了抵禦全方位的絞殺,這位驚才絕豔的墨修傾盡畢生心血,設計出可以批次速成墨者的機關建築,以及相匹配的鍛鍊秘法。
幾經改良之後,最終命名為神鬼扞禦。
僅憑這名字就知道一定出自墨守一脈。
神鬼二字彰顯鬼神之威,扞禦二字表明非攻之意。
真的是為了自保,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神鬼扞禦的後遺症實在太大。
批次出來的速成墨者厲害歸厲害,更是言聽計從,卻是以摧毀人格為代價。
把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變成偃師人偶般的戰鬥傀儡,完全沒有獨立的思想。
不怕疼,不怕死,人均墨者,批次速成,戰力之恐怖,可想而知。
待到四靈初具規模,其時的墨修認為擁有了自保的能力,從此廢棄不用。
之所以沒有徹底禁絕,是因為墨家遺脈一直備受主流地極力打壓,後代墨修可能用得上。
何況像這種大殺器,哪怕僅是用來壓艙,也擁有足夠的威懾力,拿來嚇唬誰都綽綽有餘。
道門對神鬼扞禦一直很感興趣,廢了極大的周折,花了很長的時間,更是不惜血本,終於從當代墨修的手中“換到”。
當然,道門認定是交換。
墨家則持有另一種看法。
兩家因此交惡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