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豪言壯語放下後,宛琉瑜並沒有發現人工智慧的好方法,依舊用著很隨意的選擇可能是人工智慧的人物給系統檢驗。
至少在別人看來是很隨機的選擇的。
但對於宛琉瑜來講確實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靠運氣的。
當然她是首先排除了那種肯定是人類玩家的,再在幾個懷疑的物件中隨便選的。
至於是怎麼排除的了,那很簡單了。
雖然這個遊戲世界裡面大多數是在叫英雄的名字,但也會有人偶然叫在現實中的名字。
至於可沒有可能認錯,那當然有可能了,反正都是靠運氣嘛,她只能將猜中的可能放大一點而已。
不過在遊戲的後面幾天,宛琉瑜還是漸漸發現了一些規律。
被她猜中的那幾個人工智慧並不怎麼會發脾氣。
雖然平常與正常人一般有這喜怒哀樂,但到底沒有正常人那般很自然的流『露』感情。
他們的表情通常會慢一拍。
甚至半拍。
或許也就僅僅是一瞬。
宛琉瑜觀察到這一點,也能大概猜測出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沒法正確的感知情感,只有透過無數的資料處理來讓自己像是正常人。
要是自己的系統夠高階,那麼處理資料的能力便會越快,要是低階一點,那麼處理資料的速度自然就慢了起來。
當然她能分辨出這一點,還是因為她修煉了那種淬鍊精神體的功法。
越到後面宛琉瑜越發的如魚得水。
還沒有到十五天,她便已經選中了十個人工智慧。
當然完成了系統交代的任務後,宛琉瑜便透過河蟹連結的星網去這個世界逛了一圈。
透過星網,宛琉瑜發現外面的世界高樓大廈林立,還有許多浮在半空中的建築物。
科技甚至她所在的那個時代還要發達的多。
不過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宛琉瑜心下有些駭然。
《無限綜藝》真的是他們那個時代能建立出來的全息遊戲世界嗎?
他們那個世界都沒法建立的科技在這裡已經實現了。
要說這是根據想象力構建的社會,她可不信。
原本她是覺得《無限綜藝》開設這麼一期節目是想讓人探討人類是否應該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去掠奪別的星球的資源。
但是外面的那些情況,宛琉瑜可以明確的表示,她的世界還需要發展過上百年才能發展成那個模樣。
科技是越到後面發展越快的,只要有某個理論的成功建立。
而外界的那個世界依靠的理論,恰巧就是她的世界正在探討的理論。
不過那個理論在這個世界已經成功了一百多年了。
想這些無意,宛琉瑜只得抓緊自己所能抓緊的一切時間來吸收這些知識。
她想等她回去了之後,她一定要讓她的世界也變成這般模樣。
至於人工智慧與正常人有什麼區別,至於她的那個世界會不會也變成這種真實與虛擬都分不清的世界,其實宛琉瑜並不是很在意的。
人的思維也是有特定的反『射』形成的,憑什麼認為人工智慧便一定是低人類一等呢?是因為上面慣了人工兩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