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突厥已經亂了,各部都在搶那個可汗的位置,不過他們兵力相等,而且地位相同,一時間還分不出個勝負來,隱隱有分裂之勢,顧不到中原這邊。
但是無論怎樣,達利可汗的大妃,還有她年僅三歲的兒子沒人去動,也沒人去挑事。
因為大家下意識的忽略了這一對孤兒寡母,覺得掀不起什麼風浪,所以也沒人放在心上,任由她們自生自滅了。
已故的可汗大妃是大燕的昭靈公主,若是在以往,這個情況是燕皇慕容烈做夢都想要見到的,他當初將公主送往突厥和親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讓自己年幼的外孫成為突厥可汗,向大燕稱臣,名分上等於統一了突厥,完成了一統江山的宏偉大志。
如果在這之前,他一定會發兵去幫自己女兒和外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現在,大燕都被西秦逼到絕境裡了,眼看著亡國之禍就在眼前,哪裡還能給予什麼助力,並不能為母子兩人帶來什麼援兵。
縱然是知道了這個訊息,也只能對其不管不問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現在西秦是立於不敗之地,將如何對付大燕,或戰或和,全在西秦統帥檀逸之的一念之間。
但是檀逸之暫時態度不明,尤其他對於大燕的再次求和置之不理,派去求和的使者不聞不問,沒有強行驅趕,卻也沒有搭理。
即便是燕皇已經答應了他之前提出的求和條件,送城池送城池了,忍痛擬旨,他卻也無動於衷。
這就讓人的心裡更加慌張,就像是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卻遲遲不落下,也沒有拿開的打算,沒有讓人心裡猶不住戰戰兢兢,不住猜測持刀人心裡的想法。
其實關於這點,檀逸之和蕭易安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為燕皇慕容烈和齊王慕容晟的脾氣實在是太符合了,性格暴躁,行事陰鷙,不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最後一步,絕對不會認輸。
現在就等著看,他們又想耍些什麼花招。
西秦的人馬休整的差不多了,由於金陵的戰役結束,許多平民百姓們都紛紛聞訊回來,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園。
檀逸之還是遵守以前的承諾,不驚擾百姓,西秦的兵馬仍舊就駐紮在城外,不打擾因為這場戰爭而被無辜牽連的人。
無論朝代興或衰,受到最大傷害的都是普通的無辜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王朝之下正是那些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構成的,成百上千的數萬身軀才能夠支撐起歷史的浩瀚悠遠。
正是因為檀逸之的一系列舉措,才讓民心漸漸的向他靠攏,賢名遠播,與燕皇那樣的民心盡失形成強烈反差。
無論是哪個行當的百姓又折返了回來,這座金陵城雖然還不如以前那樣鼎盛繁華,車水馬龍,但是已經逐漸變得有些鮮活的氣息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城。
原先諾大的金陵城裡面,只有幾戶人家會在傍晚時候升起炊煙,街道上荒無人煙,周邊不乏是商齋店家,但是因為早就舉家搬離,大門緊鎖,看上去只有的陰森森的恐懼感覺。
幸好是西秦的兵馬勝了,若是突厥人贏了,他們怕是不敢再回來的。
西秦的兵馬休整完畢,但是因為楚王慕容旻的緣故,檀逸之又下令多休息了兩天。
“五步散”的毒性很烈,哪怕只是抿了那麼一小口,對身體的傷害同樣是極大的。
跟別說慕容旻沒怎麼練過武,身子骨並不強健,又不會內功,根本抵禦不了這種毒,所以據清漪所言,他會留下一些不可恢復的創傷。
譬如,雙目失明,或者是手足殘疾,又或者是下身癱瘓等等。
暫且還說不準,要看身體恢復的具體情況而言,而且現在他的毒性未清,根本沒辦法亂用藥,否則很容易引發藥性相沖,危及生命。
至於那些不可避免的傷害,也只能等到之後再盡力醫治。但是能不能治得好,這個清漪就不敢保證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比他平白丟了一條命要好。
燕皇根本沒有告知楚王自己的計劃,等於已經放棄了這個兒子,帝王家對於親情便是這樣棄之敝履,卻又常常埋怨自己是孤家寡人。
站在萬人之上,又不敢將一顆心託付給別人,自然是高處不勝寒,純屬是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