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璐的嫁妝因為義診花的七七八八,巧慧掌著中饋,從沒給過曼璐一分錢。
啟民萬事不理,又不懂內宅的彎彎繞繞,在啟民不在的時候,曼璐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
曼璐小產過後在家休養,她又不是能輕易服輸的人,不會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告訴啟民。
就這樣,飢一頓飽一頓的,一個月過後整個人瘦了十多斤,臉頰都凹陷下去,看上去異常憔悴。
曼璐從家裡帶過來的丫鬟心疼得直掉眼淚,想要告訴曼璐父母。可是老太太和巧慧掌握著大門二門的鑰匙,守門的人又是領著巧慧的工錢過活,沒有巧慧的命令,曼璐的丫鬟連出門都出不了。
等啟民發覺曼璐病了好長時間的時候,曼璐看他的眼睛裡已經不再有感情。
曼璐心想如果啟民真的把她放在心裡,怎麼會對她的艱難狀況視而不見?
總歸啟民是站在老太太和巧慧以及他們兒子那邊兒的。
如果再讓啟民做一次選擇,就算她有生命危險,曼璐肯定,啟民也不會選擇她。
既然這樣,不如離婚。
曼璐因為營養不良以及病情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就剩一口氣了,曼璐的丫鬟趁著夜深往腳下墊石頭,墊了好多塊石頭才翻過牆去。
深更半夜曼璐孃家響起激烈的拍門聲,曼璐父母這才知道女兒在啟民家裡受到怎樣的折磨。
曼璐母親帶著一干人等直接闖進曼璐屋子裡,看到瘦成一把骨頭的女兒,眼淚如線一般的掉下來。
曼璐母親連忙把曼璐送到醫院,坐在病床旁邊的椅子上直掉眼淚。這輩子她最後悔的事,就是給曼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卻沒有教給她人心的險惡。
曼璐哪能想到後宅女人的手段這樣惡毒。
曼璐被救醒過來,眼睛裡的光已經失去了。她心如死灰,在生病的兩個月裡,她失去了美貌,形容枯槁,也無法和啟民談天說地,暢談理想現實。
啟民起先還有些愧疚,後來嫌屋裡藥味重,也可能是嫌棄她。直接就不來了,在巧慧屋子裡過著一家四口的和樂日子。
她以為她在啟民心裡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卻原來不過如此。
曼璐雖然走在這個時代思想解放的前列,知道女人離了男人照樣能活,兩人在一起不開心,離婚就好了。
可曼璐前十六年生活風光無比驕傲,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她其實不怨巧慧和老太太,她們兩人都有各自的立場,一個為了爭取兒子,一個為了爭取兒子的父親。
她怨恨的是啟民毫無責任擔當,既然娶了巧慧,就應該對她後半生負責。那為何還要來招惹她呢?招惹了她,又不能給她一個正常的家庭。
當真是,她貌美時,他愛逾生命奉若神明。
她落魄時,他毫不憐惜棄若敝履。
他為何不把婚姻關係交割清楚再來招惹她?
如果啟民給她一個正常的完整的,不夾雜第三個人的婚姻。之後就算她日子過得再落魄,她也不會有怨恨,因為這是她自己求來的。
可是啊,她真不該在男人有妻子的時候相信他的甜言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