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劉偉調整心態,開始思考著自己的計劃。
一方面抓緊時間練功,一方面努力掙更多的錢,至於其它的問題則留待以後慢慢解決。
對於胡建軍這個大麻煩,劉偉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徹底解決。
難道衝到他家去把他打一頓?又或者是把他綁了?
這些都是違法行為,從小在華夏教育體系下成長的劉偉,對於法規法紀還是有種天然的服從感。
昨晚想了一夜,能夠突破的地方只有在不被人抓到把柄的同時懲治胡建軍。
或者是直接從被撞的老頭子身上尋找突破口,從他身上找不到就從他家人身上找。
再怎麼想也沒有用,劉偉來到後院將那些蘭花看了看,長勢都挺不錯。
這幾天,劉雄和李玉山都沒有在送蘭花過來,因為山上的蘭花幾乎都被挖光了。
在山上找一天都掙不了幾十塊錢,就沒人肯幹了。
如今村裡的人已經不在山上轉悠了,因為大部分人什麼都沒找到,還累的不行又耽誤了時間。
現在大家都在地裡忙活,播種的時間到了。
後院的蘭花品質要好一些,而門前院壩上放的蘭花則比較一般,但是數量更多!
大棚再有兩三天時間就建好了,通風機暖風機則不急著安裝,家裡的蘭花太多了,劉偉急需搬到大棚裡。
光有大棚種植蘭花還不行,劉偉還想發展點其它的產業,最好能將整個村的經濟帶動起來。
村裡的窮人家太多了,大多數孩子上完初中就不上學了,整個地方都是這個風氣,鎮上的學校連高中都沒有,因為湊不夠一個班的學生。
劉偉深知早早輟學出去打工的弊端,實在是不想那些孩子像自己一樣混跡在社會底層。
如今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些能力,別人管不了但是一個村子的人還是能盡一些力。
劉偉望著蘭花怔怔出神,想要發展村裡的經濟可真是一件難事,好像什麼都不好乾!
最早村裡興起過種柑橘,沒兩年賣不出去全挖了。
後來家家又搞起了香菇木耳,最開始乾的那人著實把錢掙了,但這個技術性太強,種出來的香菇木耳產量不高,大部分村民都沒掙到錢。
前兩年全鎮掀起了種烤煙的風潮,馬路上到處都是橫幅,上面寫著“打工外出千里遠,不如在家種烤煙”的廣告。
由於這個專案是政府組織發起的,同時每畝地都有補助。
村裡開始大幹特幹,結果沒兩年同樣熄火,原因各方面都有。
烤煙過程太麻煩,賣出去的價錢又不高,忙忙碌碌一年比種莊稼強不了多少。
但這個專案也不算失敗,至今村裡還有人家年年種烤煙,但是也沒借此發財。
想來想去,沒什麼好專案,剛好劉雄過來了,兄弟倆便跑到山上閒逛。
劉雄看上去興致不高,劉偉便問道:“你怎麼了?”
兩人站在一塊大石上,看著山腳下的村子,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是院子。
其餘人家都是東一戶西一戶,南面三四家,北面五六家。
大小不一的田地,還有那長滿茅草的荒山野嶺,一條大河將整個村子包圍,隔斷了出去的路。
這就是竹園村的人們世代生長的地方,劉偉有種強烈的渴望,要將這裡變成最美的天堂。
這時,劉雄說道:“過幾天我就去無溪了,聽說那邊的廠不難進,工資也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