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關寧軍雖然都是騎兵,手又配備三眼火銃,然而在剛剛對攻擊目標的遊移不定和恐懼的現實面前,使得戰場留給他們的啟動距離實在太短,馬速根本提不起來。請大家搜尋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李錦帶領著忠貞營的前鋒,挺著盾牌舉起大刀殺向了端著火銃的關寧軍,而這一刻,似乎他們都再次找到了當年的記憶。距離越來越近,身後的弓箭離弦聲嗡嗡作響,前方的關寧軍的戰馬爆發出淒厲的哀鳴,許多關寧軍紛紛箭倒地,火銃暴起的聲音也時時在還擊。
這樣密集的箭雨同樣也並沒有阻止住訓練有素的關寧軍繼續向前,數萬匹戰馬的鐵蹄震顫著大地,被明軍戲虐過後的憤怒充斥著他們的心。瀉藥索去了他們許多戰友的性命,讓那些人無力抵抗、來不及列陣。這是哪個天殺的東西出的餿主意,算是滿八旗面對他們時也必須給予尊重,多年與後金軍的血戰,他們接連在寧遠之戰和寧錦之戰擊敗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當然,那時帶領著他們的不是一個漢奸,而是袁崇煥袁督師。
可這樣的榮光依然使得在他們面對面前的這些明軍泥腿子的時候,雖然剛剛遭遇了些許挫折,卻依然擁有自信。他們要讓使用詭計的敵人付出代價!他們要繼續讓這群手下敗將大敗而逃,甚至逃得更遠。吳三桂也在衝鋒的隊伍之,他揮舞著眉尖長刀喊道:“殺光他們,為死去的弟兄們報仇!殺!殺!殺!”
同樣的喊殺聲也在忠貞營這邊怒吼著,關寧軍由於發起反擊的時間過於倉促,距離過於短暫,所以來不及使用馬弓,不過他們手的三眼神銃都已經點燃了印信。但是忠貞營卻早有準備,他們吶喊著向前,去與關寧鐵騎對撞。用盾牌擋住關寧軍發射的三眼神銃後,便扔掉破爛的盾牌繼而揮刀砍人。而後隊明軍箭矢崩離弓弦的聲音和他們衝鋒的吶喊聲甚至超過了關寧軍馬蹄和火銃所產生的分貝。
衝鋒的距離雖然很短,卻讓李錦感覺很漫長,雖然常言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然而當叔叔兼養父李闖王身死九宮山以後,李錦便把一生的仇恨大部分都用在了吳三桂和他麾下的關寧軍身。如果不是他引清兵入關,大順軍怎麼會是今天的模樣?對復仇的渴望讓他和忠貞營在即使面對的敵人都是騎兵的時候,奮起衝鋒的雙腿也依然快過戰馬。
關寧軍手的三眼火銃又發起了一輪齊射,許多老兵都沒能快過敵人火銃發出的鐵砂。李錦一個前滾翻鑽入了敵群,躲過了火銃。當再次看到他時,他已經在敵群高高躍起,左右各一刀,砍落了兩個敵人,落入人群后,他又開始繼續拼殺。騎兵與步兵瞬間交織在了一起,而且交織的面積還在進一步擴大。
一場數萬人之間的大混戰開始了,近戰、混戰之下,火銃再也無法發揮威力。明軍斬馬刀的剛猛與關寧軍眉尖長刀的鋒利撕扯掉的都是對方的血肉。殘肢斷臂在煙塵翻飛,鮮紅的液體在戰場迸濺,最後落在不斷顫動著的大地,和不安分的沙粒兒凝結在一起。斷了一條胳膊的人拾起掉落的刀繼續殺向敵人,死了戰馬的人與敵人扭打翻滾在了一起。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在政治的舞臺似乎沒有什麼一定之規,然而在這裡,敵人是明確的。他們面對敵人都紅著眼,表明著他們此刻的衝動。可人之所以生來這個世界,不是因為衝動嗎?大順軍因為吳三桂,所以輸掉了整個世界和他們的領袖;而關寧軍也正是因為有了大順軍,才不得已投降了同他們惡鬥了幾十年的清軍。這是兩方任誰都無法逾越的檻兒,這些內心陰影如果拿到今日,換來的只能是你死我活。
這樣的戰場毫無理智可言,這樣的戰鬥,最終只能有一方繼續存在,這是一場復仇之戰。仇人見仇人,必定眼發混。欲雪心頭恨,揮劍斬仇人。前方有李錦忠貞營的仇恨,身後是尾隨而來的馬進忠部在關寧軍屁股後邊兒下黑手。遼東精銳的氣勢雖然豪邁,卻已然陷入了死地,面對著兩路明軍的圍攻,除了拼盡最後一絲氣力,他們沒有任何選擇。
曾經多麼不可一世的關寧軍啊,他們戰鬥過遼東、戰鬥過西北。只是戰鬥的目標漸漸從外敵最終變成了供養他們的人民,他們自己也從保衛國家的衛士變成了殺戮國人的劊子手。然而今日,復仇的劍正在刺穿著他們的良心,讓這個時代的漢家第一強軍在自己族人的圍攻之下發出了最後的絕唱。
這絕唱是淒涼哀婉的,然而他們的浴血奮戰換來的也絕不會是同情的眼淚,而是烈焰焚身,也許這正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宿命。他們不相信輪迴,卻深陷在輪迴之;他們也曾是這個國家重要的一份子,而今卻被棄如敝履;他們也曾被稱為鐵騎,而今卻被拋入進熔爐之,讓怒火來焚燒。曾經被他們擊敗過的敵人,如今又成為了他們的煉獄。
彷彿時間又穿越回了1644年,大順軍的戰旗又重新在戰場央飄揚了起來,那戰旗下面有許多人戰死了卻仍在用自己的雙手支撐著它繼續挺立著刺向天空。活著的旗手,目光如炬,在敵群的鋼刀鐵甲笑傲。為了這杆戰旗在這一刻的高高飄揚,他們已無所顧忌,無論是他們的仇敵——關寧軍,還是他們的大明皇帝——朱四,在此刻都無法阻止他們讓心的驕傲釋放在華夏的天空之下。哪怕這一戰會是他們的絕唱,哪怕舉起的這杆戰旗曾經代表的是大明的敵人。算戰友和敵人都對他們發起攻擊,他們也要在這場復仇之戰展現大順軍的崢嶸!
混亂的戰場變得清晰起來,兩方都殺光了自己身邊的敵人後,該被包圍的依然被包圍著,四周的包圍圈依舊猶如銅牆鐵壁一般牢不可破。吳三桂只有繼續鼓舞士氣,指揮大軍繼續發起衝鋒。李錦站在百千關寧軍堆積起來的屍骸之,敵人的戰馬仍然繼續向他猛撲。然而他像一顆頑石,倔強地阻擋著風雨對他的洗禮。每多殺一個敵人,都讓他與自己往昔的驕傲更進一步。
敵人要想逃生,除非從他身踏過去。“一百八十七、一百八十八、一百八十九......”他口每增加一個數字,都是一個敵人在消失。敵人的攻勢越來越兇,甚至大風都在給關寧軍幫忙。
本書來自品書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喜歡南明偉業請大家收藏:()南明偉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