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的形勢一片大好,這讓朱四和他的家人們很開心,這一日,大家又一起來到灕江邊上游玩,可由於各處的戰事依然緊密,所以在遊玩間,朱四與蘇裴和穆清三個人的話題也都集中在了戰事上面。另外三個喜歡玩兒的女人卻不肯為這種無趣兒的談話費神,連帶著蘭兒那個孕婦與舒窈和梅兒三個人一起登上了船,到灕江上去遊玩了。
“看來呀,咱們幾個還是心態老了,比不過她們啊。”看著三個女人的綵船漸漸遠去,在岸上的朱四對蘇裴與穆清說道。蘇裴笑了笑“四郎是在憂心著天下,您能來也不過是應個景罷了,就是陪著我們散心。這天下大事對您來說雖算不上煎熬,卻也足夠傷神了。”
朱四笑道“小妹說得對,朕有什麼好煎熬的,目前為止,最受煎熬的是另有其人啊。一個是大同城內負隅頑抗的姜襄、另一個是防守武昌和九江的濟爾哈朗。從多爾袞第一次兵圍大同至今,姜襄已經被包圍十個月了,糧草應該將要告罄了,部隊也損失巨大,雖然還能堅持,但是也已經沒救了。濟爾哈朗呢雖然人馬沒有什麼損失,畢竟他手裡攥著十多萬的八旗精銳呢,可是咱們的水師已經斷了他的糧道,就算咱們不衝過去把他打死,只要他依然還不肯走,也肯定會被餓死。朕在西北,需要有那裡如今的大軍盯著多爾袞不許他亂竄;可是在長江以南,我軍的總兵力也擁有83萬人之多。想要看住濟爾哈朗這十幾萬馬,會有什麼問題麼?”
穆清問道“大明如今的兵力如此強大,已經接近了國朝最鼎盛的時期,為何還要坐困愁城,眼看著多爾袞在山西肆意妄為呢?”朱四說“咱們的人馬雖多,卻可以說半數以上都是些烏合之眾,哪怕是如今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御營,也難以在野戰中對抗建奴的鐵騎。所以呀,目前還不是尋找清軍主力進行決戰的時候,清軍的實力依然超過我們,所以他們還需要被朕繼續以小規模的戰鬥消耗下去。”
蘇裴追問道“大明剛剛恢復一些元氣,這個時候選擇求穩的策略不失為上策,然而妾不明白一件事,不是說建奴入關時只有十二萬兵力嗎?如何我大明如今擁兵百五十萬,您卻依然說建奴更加強大呢?”
朱四折了一根柳枝,邊舞弄著,邊說道“豈止啊,依據錦衣衛的情報估算,清軍此時在山西、湖廣、南直隸等前線的兵力共計有六十多萬。而且他們在遼東後方的兵源也未枯竭,入關時跟隨多爾袞和福臨進京的滿八旗軍民更是有八十萬之多,這個數字不用聽什麼情報,是他們自己坦白的,他們都將四九城劃為了滿城,不許漢人居住了,你想想來到北京城的這些八旗軍民的數字會是誇張嗎?所以啊,一旦朕在此時同他們決戰,明軍人數雖多,可是質量參差不齊,咱們的失敗就是可以預期的。況且我們這一百五十萬大軍幾乎全部是步兵,又有大片的疆域需要駐防,哪怕沒有這些理由,全部將這些軍隊集結起來,所需要的後勤給養也是大明目前的經濟狀況難以承受的。何況多爾袞會等著咱們把全部大軍都集結完畢再同咱們打嗎?就算他會這樣,那麼這一百五十萬大軍又怎麼在同一個地點一齊展開呢?環境和後勤的制約實在太多了,建奴也太強了,哪怕畢其功於一役,我們也不會有任何勝算。如果強制的去集結,同建奴決戰,我們的結果肯定會比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下場還要慘。滿、蒙、漢八旗的裝備和規模可不是高句麗士兵手中的那些大木棒子可以比的。對了,‘高麗棒子’的這個小名兒據說就是因此而得名,他們打仗時用不起鐵器,總是拿著一根大木頭棒子作戰,所以被國人戲稱為‘高麗棒子’。”
蘇裴和穆清笑道“說著正經的事情,您又跑題去罵別人。”朱四說“朕只不過是把正經的問題形象化一些,讓你們這些軍事盲多一分理解。想要告訴你們,建奴的戰鬥力真的是超強,恐怕當今世界也沒有第二支力量可以同他們對抗了。你剛才說的八旗入關時是十二萬人,也沒錯,不過這只是他們的滿洲八旗的常備軍。僅僅在編的滿洲八個旗,滿編後的兵力就是整整十二萬人,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富有經驗的騎兵,這還不算滿八旗的預備役和蒙古以及漢軍八旗的數量。”
穆清好奇的問道“萬歲爺怎麼會對建奴的軍制這麼瞭解?”朱四當然不會說自己上輩子就是個歷史老師,而且還是個地道的東北人,所以他敷衍了一下繼續說道“朕有那麼多的錦衣衛和細作都在蒐集情報,建奴又是朕的敵人,朕自然要傾力的去了解他們了。這個所謂的八旗制度啊,在建奴入關前後,每個旗有兩個固山,每個固山7500兵丁。小妹剛剛所說的合計12萬人的數字就是這麼來的。不過這只是一個比較教條的說法,另一種說法呢,我們可以從底層計算他們的常備兵力。八旗中最基層的軍事單位是牛錄,最初的八旗滿洲牛錄是308個。入關之後達到了669個,八旗蒙古如今擁有128個牛錄。這樣計算,此時的滿蒙八旗的兵力,相加起來合計共有24萬常備軍。八旗漢軍還不算,八旗漢軍中最主要的就是正黃旗、鑲黃旗,另外還有吳三桂的關寧軍。至於三順王和其他各旗漢軍的人數都不是太多,而且因為資料分散,情報也不好蒐集,所以我們只能大概預計一下八旗漢軍的總數。正黃旗漢軍的代表是左夢庚。鑲黃旗漢軍的代表是劉良佐,不過現在他已經掛了。”
幾個人剛剛談到這裡,灕江上出現了喊聲,朱四抬頭一看,竟然是自己幾個老婆的那條綵船。“怎麼回事?”朱四急忙問道,然而錦衣衛的許多士卒們卻沒來得及回答朱四的問話,而是大部分都急匆匆的撲入了灕江,他們是要去救人,因為綵船上有一個人落水了。
喜歡南明偉業請大家收藏:()南明偉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