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極為倉促爆發的遭遇戰。
猝不及防的荷蘭人根本沒有防備過自己的東北方向,而英倫人計程車氣也不高,因為在遇到荷蘭人之前,他們整隻艦隊都在逃命。
從巴達維亞繞道北上,準備去偷襲麻六甲的丹佛艦隊,在爪哇海北部遇上了以鉅艦南京號為首的四十八艘大楚炮艦。
那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海上屠殺,雙方交戰一個多小時,英倫戰船便被擊沉了三十多艘,又有二十多艘重傷。
四十多艘裝滿了巴達維亞財富、跑得最慢的運輸船被中原人艦隊輕鬆俘虜。
要不是馮大勇故意手下留情,又專注俘虜運輸船,丹佛那擴充到二百艘規模的艦隊起碼要留下一半以上。
馮大勇派出五艘戰艦押送運輸船前往馬尼拉,他率領剩下的戰艦成扇形排開,一路驅趕著慌不擇路的丹佛艦隊衝到了博施克的腰眼上。
一邊是猝不及防奮起反抗,一邊是急著亡命奪路而逃。
爪哇海南部海戰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白熱化程度。
完成這一切的馮大勇嘿然一笑,率領艦隊立即往空虛的巴達維亞殺去。
馮大勇佔領巴達維亞港和城市的過程,比英倫人還要輕鬆。
丹佛留在巴達維亞駐防的主力正是那些反水的僱傭兵。
英倫人之前曾經承諾與這些僱傭兵平分巴達維亞的財富,但是當英倫人控制了巴達維亞之後,口風就變了。
這種風格很盎撒!
僱傭兵們不敢硬懟上萬英倫海盜,暗地裡卻聯絡了當地的中原人領袖。
在東南亞,有一點是各國殖民者、僱傭兵和土著都相當認可的,那就是中原人說話向來算數。
中原方面承諾:只要這些僱傭兵再次開啟城門,佔據巴達維亞之後,朝廷將送給這些僱傭兵一筆豐厚的報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以是楚元,也可以是大楚的各種緊俏貨物。
丹佛留在巴達維亞的人手並不多,多數還以非英籍的水手為主,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是棄子。
在丹佛剛剛率領艦隊離開巴達維亞半天,僱傭兵們就血洗了丹佛留下的人手。
馮大勇艦隊抵達巴達維亞時,首先映入他眼簾的便是在巴達維亞城頭上飄揚的中原旗幟。
兩個楚軍步兵團迅速接管了巴達維亞的防禦,同時大批楚元和提貨單據被髮到了一千三百名僱傭兵的手裡。
中原人說話果然非常誠信!
那些來自捷克、巴爾幹的僱傭兵一商量,糾集了五六百人想要申請加入城防隊。
不過馮大勇可不敢用他們來守巴達維亞,他們把這些人聚集起來,任命了一名指揮官,讓他們去佔據巴達維亞東部的三寶壟。
中原人給出的僱傭價格,比荷蘭人沒降價前還要高出六成多,這五百多人還沒殺到三寶壟,紛紛趕來的僱傭兵人數就突破了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