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色一兩銀子可兌換一元楚元,雜色銀子按成色遞減。
而在二進院子裡也有大量的鋼鐵格子,其中十個裡坐的都是年紀頗大的男子,他們是被清軍從山東劫掠到草原上的朝奉和金鋪掌手。
他們負責的是回收崇禎五年之前發行的大明寶鈔,一貫寶鈔可兌一分錢,每人限兌三百貫。
回收寶鈔是張守言的一個創舉。
大明兩百多年發行了多少寶鈔,沒人知道。
若是全國都上門兌換,張守言絕對撐不下來。
這是張守言給自己控制區內子民們的福利,而且超過一個月這項業務就會停止。
張守言看似吃了大虧,可能會損失很多從現代調來的商品,但其實他半點虧都沒有吃。
這是張守言用楚元來代替金銀銅流通,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兩個時空之間物品的差價倍數,足以讓他還保留有可觀的利潤。
當人們手中握有足夠的楚元時,支援他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而楚元的購買力,母庸置疑是極高的。
一分錢楚元是一張一寸長、半寸寬的黃色紙片,材質未知,紙片上的楚軍鐵甲騎兵立繪精美到了極點。
而一角錢楚元則是棕色的,長度達到了兩寸,上面印著一名楚軍重甲騎士,正躍馬飛騰。
楚元還沒有發行一角以上的貨幣,這導致大家手裡都抓了一把毛票。
當第一個人用楚元從永興號買到了一斗糧食走出來,周圍還在遲疑的人都圍了上來,想看看糧食的成色。
可這位買家卻支支吾吾的不大想讓人看。
最後是這個漢子的二叔看不過眼擠將過來,一把拿過他的糧食袋子扯開讓大家來看。
“街坊們看一眼而已,你小子......我去,這糧食~!”
“是精米~!”
“好白的精米~!”
“算下來這才一百六十文一斤!”
“不對,這精米沒有摻其他東西,足當一斤三兩用。”
“咦,嘛去?”
“換楚元去!快點跟上!鬼知道永興號還有多少存米。”
同樣的事情在整個京城發生,楚銀司的大院裡被京城百姓擠得水洩不通。
就連之前換了一點楚元的百姓也跑了回來,他們都後悔之前換少了。
這年月,多存些糧食在家裡才是正經!
再就是萬一人家不換寶鈔了呢?那玩意在大明和大順都是廢紙一般。
果不其然,一張告示被人貼在了楚銀司的大門口。
寶鈔兌換業務只限一個月。
人群擁擠得越發厲害起來。
楚銀司的二樓,盧五畝皺著眉頭看著樓下的人山人海,心裡琢磨著其他幾個營業點要不要也提前投入使用。
可最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讓人把等候在一個街區外的五百甲士調集過來維持秩序。
盧五畝牢記著楚王殿下的交代:“人們總以為拿不到的才是好的。不讓百姓們深刻的感到兌換的機會難得,他們是不會輕易出手手中的金銀和銅錢。”
“羊群效應?”盧五畝似懂非懂的晃了晃頭,楚王不愧是神人,說的話總是深奧無比。
喜歡明末天下1639請大家收藏:()明末天下163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