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陳保國不在,也沒多坐,陪趙葵娥聊了一會兒,就回了住處。
回去的路上,經過路邊的地攤的時候,讓呂言苦笑不得的是,他上新聞了,還是因為昨天陳保國罵他的他的事。
到了陳保國、陳道名的地位,除了影視宣傳,平時幾乎不大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可能從艱苦的年代走過來的,更加懂得珍惜眼下的來之不易,也可能是經驗豐富抑或人脈廣,負面新聞不說沒有,縱然是有,報道出來的媒體最終都會出面澄清。
就如昨天的事兒,按理說,媒體不清楚他和陳保國的師徒關係,但凡是個明事理的人來看,少不了一個“欺壓新人”的帽子扣上去,但經媒體報道出來,清一色的“照顧後輩”,甚至報道中特意用了引導性的話語,讓人下意識的覺得陳保國是在教導晚輩。
既然不是負面新聞,呂言也懶的再去解釋,而且報道的多是一些小媒體,影響力並不大。
真正麻煩的還是眼下的話劇,他已經很努力,但所有人的評價都給他剛剛入行那會兒的感覺一樣,摸不著頭腦。
接下來的時間裡,呂言將《理查三世》和《魯迅先生》看了個遍,中間抽出點時間又仔細讀了兩遍《狂飆》,他記臺詞快,但並不意味有過不忘的能力。
早上六點鐘準時起床,已經形成了生物鐘,到點就醒,也沒賴床,因為今天有《理查三世》的演出。
腿傷已經好的差不多,如果不仔細觀察,看不出來什麼毛病,不過即使如此,他還是在鞋裡多加了片鞋墊。
來劇院看演出的觀眾並不多,直到將近開演,劇場的後兩排還空蕩蕩的,呂言挑了個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這裡距離舞臺最近,但卻不是觀眾的第一選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理查三世》是根據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目改變而來,電影和電視劇不流行的時候,話劇儘管是戲劇形式的一種,卻是現代影視和戲劇的過度形式,曾紅極一時。
因此好的題材差不多已經編劇們被挖掘殆盡,如今成了正兒八經的“夕陽產業”,人浮於事,無論的演員還是編劇都不得不另謀出路,因為玻璃天花板從進入這個行業開始就能看的見,因此也導致了好的作品越來越少。
演播廳安靜下來,中國民族打擊樂的配樂聲中,大幕拉開,入眼的濃重東方元素,舞臺背景由水墨渲染的宣紙組合而成,頭戴古樸面具、身穿漢代服飾的演員穿梭在舞臺上,唸白及身段帶有中國戲曲的影子。
舞臺設計中甚至加入了三星堆文化符號,一營造出既神秘又現代、中西混雜的獨特氣質。
一名身著漢代王府的男演員帶著一群侍衛,走進了大廳,坐在了王座上,神色冷峻的地看著下面的一名老官員道:“你有沒有把你那個勇敢的兒子,亨利海瑞福德帶來,證實他上次對諾福克公爵托馬斯毛勃雷的控訴,之前我政務忙碌,沒有聽他說下去。”
聲音渾厚、冰冷,透過麥克風,響徹在演播廳內。
一段時間沒更,沒敢去看書評區,心虛........
但可以想象的的到,肯定會有“一止,你特麼的幹嘛去了,為啥還不更新”之類的話。
真的很抱歉,正在準備考研,今天距離初試還有整整一百天。
但不會太監,在這裡給諸位吃個定心丸,但更新肯定沒法像以前那樣了。
喜歡娛樂華章請大家收藏:()娛樂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