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生代導演,滕化濤從九六年開始獨立執導,到現在七七八八的也拍了不少戲,但一直以來沒有特別出彩的作品,想要拉到千萬投資在呂言看來難度是毋庸置疑的大。
國內娛樂產業這些年蓬勃發展,比起國外,雖然數量上已經迎頭趕上,但質量上卻大大不如,美劇暢銷世界,韓劇稱霸亞洲,但這麼些年來國產劇罕有走出國門的。
因此,導演在國內並不是一個多稀罕的職業,一部戲能投資多少,更多的還是看導演本身的名氣。
千萬級投資,兩人直接放棄了遊說中小型影視投資公司,將目光對住了華誼、保利博納、鑫寶源等幾家大公司上。
雖然北京仍然是非典的重災區,但在七月二號這天,兩人依舊義無反顧上了北京的班機。
之前滕化濤已經聯絡數家公司的負責人,保利博納本身作為一家以電影為龍頭的公司,在聽到滕化濤的要價之後直接拒絕。
鑫寶源和華誼的態度模糊的多,在看過劇本的電子版之後,沒有像保利博納立刻拒絕,卻也沒有表示出明確的投資意向,模凌兩可。
這也是兩人飛往北京的原因,用滕化濤的話說,沒有拒絕就證明還有希望。
飛機上
“濤哥,其他幾家公司沒什麼訊息嗎”?
這段時間滕化濤將國內有實力的公司差不多聯絡了個遍,但有回應的卻寥寥無幾。
非典的大潮眼看著到了尾聲,各大公司都牟足了勁準備大幹一場,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流動資金來投資這樣一部結果未知的戲。
各種投資裡,影視投資的風險相對要高的多,因為它不像金融產品或者實業有著可以估算的收益率,更沒有任何的對沖手段,有時候一本萬利,有時候甚至血本無歸,誰也不願意看著錢打水漂。
滕化濤嘆了一口氣,道:“聯絡倒是聯絡了,但給的最高的一家只有四百萬,四百萬現在能幹什麼,連演員的片酬都不夠”。
“你還想打造清一色的一線陣容啊”?
“也不是,這又不是拍電影,就算是拍電影,沒有一兩個一線壓陣根本出不了頭,這段時間你也聽到不少風聲,歇了大半年,我敢說,明年二三月份,至少三十部戲同時上映,不能拉到一兩個吸引眼球的一線,那咱們就白忙活了”
呂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你這麼說我就徹底尷尬了”。
滕化濤沒能明白他的意思:“你尷尬什麼”?
“我本身沒什麼名氣啊”呂言攤攤手道,“正好和你的明星陣容不符”
滕化濤道:“你也太小看張記中了,雖說這些年沒少捱罵,但他拍的哪部戲收視墊底過”?
“說的也是”
..。。
“趙總你好”
一間辦公室裡,兩人笑著道,在兩人對面站著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主管鑫寶源電視劇業務的副總裁趙鼎:“滕導真是年輕有為啊”,說完這句,趙鼎疑惑地疑惑地看著呂言道:“這位是”?
滕化濤介紹道:“這是我的一個朋友,我準備由他出演劉錚”。
趙鼎有點意外,但並沒有說什麼,又對滕化濤道:“咱們就開門見山吧,本子我已經看過了,很不錯,但是說句實話,一千萬的投資實在不是小事,而且我猜的沒錯的話滕導創作劇本的靈感應該是來自於24小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