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成了海島王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交換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交換 (第1/2頁)

王雋編寫最後一本教材《科學常識》的時候,田裡的水稻也陸陸續續收割完了,第一季算是圓滿收了官。

根據統計的結果,這一季的平均畝產是一百八十斤。

這一“斤”,是王雋根據自己的體重換算過來的重量單位。多少年來,由於堅持鍛鍊,經常出門去野外作業,他的身上並無贅肉,體重基本上一直穩定在135斤左右,波動極小。來這裡以後,肌肉比穿越前發達了一些,體重可能增加了幾斤,但誤差不會很大。

現在只是定一個標準。讓這個標準儘量接近現代,是為了王雋自己好理解。有點小誤差,不會影響實際使用的效果。

像統一長度單位一樣,王雋也制定了重量和體積的標準。度量衡,是生產活動經常要用到的,在征服大屋圍後,王雋就已經把統一度量衡這件事情做了。

眼下一百八十斤的畝產,產量比較低,但王雋其實挺滿意的。這才第一季呢,無論是耕作技術還是品種,都有提升的空間。他相信,隨著時間的延伸,經驗的積累,畝產會逐步提高的。

王雋的目標是二百至三百斤,取平均數二百五十吧。

二百五?

這個數字有點搞笑,但王雋的目標就是這個。

要知道,現代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畝產,那是超過千斤了。

英子、常穗她們對第一季的收穫十分滿意。這樣的產出已經超越了她們的期望。

常穗原本就是種田出身。年紀一大把了,種了幾十年的田,還沒有哪年的稻穀夠吃的,都得靠其他的食物補充才能度日。

但如今,按照目前的產量,多耕一些田的話,稻米有可能夠吃了。

一種全新的生活在向她們招手,想讓她們不激動都不行。

稻子是分批收割的,倒伏和脫粒的品種先收上來了,送給了後勤組當糧食。

最後收割的稻子,是不容易脫粒和倒伏的品種。王雋要擴大它們的產量,作為優良品種培養。

接下來的工作是第二季的栽培。

有了第一季的經驗,第二季的工作進行得便要順利的多。不過,由於各道工序搭接的不夠順暢,今年種三季是不可能了,只能種兩季。

第二季的耕作面積比第一季差不多翻了一倍。王雋當初劃定的100米見方的土地,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已經全部建成了農田。當然,這並不多,總共不過約15畝,有一半還是菜地或者種上了麻。所以,種水稻的田不過七八畝而已。

種子的用量是很少的,全部水田種完,種子還沒用到三分之一,王雋將多餘的種子留了下來,應付明年種植三季稻。今年沒種成三季,就是因為準備種子耽誤了時間。

那日,王雋帶著英子、美琳、常穗和素素,沿著河岸向前走,劃定了接下來開墾的農田的範圍。這塊地,比之已經開發的土地,面積足足翻了一倍。

沒有人認為會過多,做不過來。

“等旱季來了,我就領人來燒荒。”英子指著前面的一大片土地,滿懷豪情地說道,“來年一定要多種三倍以上的水稻,明年爭取種下三十畝去。”她立下了雄心壯志。

王雋贊同道:“也就開荒辛苦一點。去年我們動手有點遲了,今年可以早點動手。我們現在是八畝水田,三十畝地,只要能開出來,種下去沒問題。”

他估算過勞動力的需求,平均一個青壯年可以耕一畝地。

三十畝地,不過三十來人的事情,明珠城可以勻出來。

假如每年能增加二三十畝地,幾年功夫就解決了糧食問題了。

民以食為天。

有了糧食,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就有了基礎。

——

除了吃還有住。

明珠城的基建一直進行著的。

宿舍建好後,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繼續進行基建工作,砍樹挖土和平整場地。

王雋準備旱季來臨後再在明珠城建設兩棟宿舍,讓所有族人包括蝴蝶谷在明珠城的人都能住上好房子。

另外,議事廳也要建起來了。開會和接待外賓不能總在自己的宿舍或者食堂。

最新小說: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六朝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