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這不是謙虛,我這是實事求是。”
“而現在我要說的更是實事求是的話,那就是產量!我知道靠著銷售科的同志,咱們的銷售額是正在驚人的變多,可問題是,咱們的產量跟不上啊!”
“總不能說你那邊答應人家,隨時都能夠交貨,可到了廠裡這邊,卻是要一直等著。這樣等著等著,就容易出現變數。”
郭聞孝正襟危坐地看過去。
“所以我想說的是,銷售資料很樂觀,但也要注意咱們的產能。如果說不能想辦法提高產能,供不應求,到最後對咱們未必是好事。”
一盆涼水嘩啦啦地澆下來。
這涼水澆的所有人都從剛才的興奮中清醒過來,是啊,郭聞孝說得沒錯。訂單,誰也想要有,越多越好。可問題是,你這邊訂單多到你根本跟不上的地步怎麼辦?
那時候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我也覺得郭副總說得有道理。”
“要是按照楊科長說的,咱們只有三個月的緩衝期,這時候要是去謀劃外省市場的話,能放開手去幹嗎?別到時候答應了人家,卻辦不到。”
“這誰能想到,咱們這麼快就要為這事著急上火?”
“要我說,不行的話,咱們就找代工吧。這樣雖然說有些冒險,畢竟不是咱們河圖製造自己的產品,但好在能夠提升工作效率。”
……
聽著郭聞孝他們的議論,趙山河的臉色是滿意的。
要是說開會,誰都不說話,或者說誰說出來的話都是歌功頌德的,那還有什麼意義?自己需要的是一堆拍馬屁的嗎?不是,自己要的是真正能幹實事的。
實幹家才是最緊缺的。
“趙總,基本上就是這個事,你看怎麼辦?”
說到最後,基本上就是圍繞著產能和銷量來討論,李向陽等到所有人都說完後,便看過來詢問,他知道趙山河既然敢丟擲這個話題,相信就應該有針對之策。
這麼多年,趙山河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他就是定海神針。
“你們說的都不錯,都很對,歸根到底一句話,你們在意的不是訂單,因為訂單對你們來說相對簡單,我說得對吧?”
趙山河笑吟吟地掃視全場。
“對。”
楊娥重重地點頭,自信著說道:“咱們的車載攪拌機也好,輪胎壓路機也罷,都是領先於國內市場的產品。產品優秀,又怎麼可能說擔心銷路?”
“楊科長,這話可不能隨隨便便說,別說我這邊給你解決了產能,你那邊卻拿不下訂單,那就不是供不應求,而是供大於求,同樣是一件麻煩事。”
趙山河玩味地看過去。
“不可能的事情!”
楊娥斷然說道,神情嚴肅的說道:“趙總,我願意當著大傢伙的面立下軍令狀,要是說真的出現供大於求的事情,我自請辭退。”
“言重了!”
李向陽趕緊擺擺手,故作慍怒地說道:“楊科長,你可是咱們河圖製造的銷售科科長,就銷售線上的事情,誰有你清楚?你要是說辭職的話,誰能擔起來這攤兒?”
“我……”
“好了好了!”
就在楊娥剛想要解釋的時候,趙山河卻是打斷她的話,微笑著說道:“楊科長,你說的這個事情,我給你辦到!但軍令狀就免了吧!你可是我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人才,你還是我的同學,我哪裡敢隨隨便便開你,你也別想稀裡糊塗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