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郭鶴雲首肯,周啟仁雖然表面上強裝鎮定,但眼神裡卻透著喜悅之情。是呀,那畢竟是兩小無猜的小夥伴,當然不能見死不救了。
揹著郭鶴雲,悄悄跟蕾妮說:“順其自然吧,如果她幹不來,就讓她回去給她女兒做經紀人。”
蕾妮笑了笑,然後在周啟仁的肩膀輕輕拍了下,拋了個眼神道:“少說廢話,回頭再找你算賬。”
........
兩人離開後,周啟仁揹著瑪吉史密斯下樓,笑道:“你的陰謀詭計算是得逞了。”
“什麼陰謀詭計呀?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呀。”瑪吉史密斯依舊一副傻白甜的模樣,連聲音都變得稚嫩了起來。
周啟仁受不了她嬌滴滴的模樣,於是乎輸出生物,智腦再次改造了她的腦域......
回到達西莊園,按照慣例,智腦發出廣播命令,給新入職的鳳凰公司新員工新學生集體灌輸新知識........
鳳凰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大量吸引投資的時候,也在大量燒錢,但也不是亂燒,主要收購有潛力的公司,拿著大把的現金開發新專案,吸引更多的投資。
周啟仁點上雪茄,聽著鐵妹子最近收購匚豐銀行的進度。
鐵妹子拿著筆記本彙報道:“阿仁,我們按照您之前的規劃,目前已經全資收購了永華銀號、中東英格蘭銀行和有利銀行,收購了匚豐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後續我們準備全力跟進,爭取儘快整體收購匚豐銀行。”
中東英格蘭銀行原稱波斯帝國銀行,現在改名為中東鳳凰銀行,原創立於一八八九年,並在四十及五十年代擴充套件業務,率先在中東國家開辦銀行業務。而有利銀行早於一八五三年在孟買創立,已在阿三國及其他亞洲市場樹立鮮明的形象。
其實永華銀號就是恒生銀行的前身,1933年恒生銀號創辦時期,4位創辦人中,何善恆出資最少,只有港幣1,000元,但他卻與恒生的發展關係最為密切。恒生銀號最初設於銀號錢莊林立的上環永樂街70號一幢舊建築物內,何善恆面積只有800平方尺。
當時,銀號董事長由林炳炎出任,經理和副經理則分別為何善恆及梁植偉,全銀號職員僅11人,規模較小。初期主要經營買賣黃金,匯兌及找換的業務。開業首年,獲利10,389港元。銀號以香江為基地,其後業務擴張至花城、魔都等大城市。
1937年,霓虹發動侵花戰爭,大6富戶紛紛南下,急於把銀元兌成港幣。由於恒生已在華夏大6遍設業務網路,生意滔滔不絕。華夏國民政府急需外匯以資軍費,恒生更獨家代理政府的兌換業務,從中抽佣,獲利甚豐。
1941年,香江淪陷,恒生被迫停業。林炳炎、何善恆等人帶同資金及18位員工往澳門暫避。由於當時澳門已有由區榮諤創辦了同名的恒生銀號,他們遂改名“永華銀號”繼續經營。1945年,香江光復後,他們返港,並把永華銀號搬往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81號自置物業重新開業,新店規模較以前大。1946年,利國偉應邀加入,主理海外黃金買賣。
此外,戰後香江經濟起飛,製造業及地產業崛起,借貸需求增加。在這兩種因素下,香江的銀行開始轉型。由於失去了華夏大6的聯絡,永華銀號也開始了業務轉型。
永華註冊為香江的私人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港元,實收資本500萬港元,併成立新的董事局。林炳炎已去世,由何善恆出任董事長,梁植偉任副董事長,何添任總經理。
被鳳凰公司全資收購後的永華銀號已經改名為“恒生銀行”,遷入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63至165號一幢5層高的自置物業,全面開展商業銀行的業務。恒生主要客戶是巿民大眾及中小型企業。
鐵妹子為職員訂下了一系列服務守則,規定員工必須以誠待客,深得社會大眾歡迎。至於中小企客戶,主要為粵籍的製衣、玩具、電子、塑膠、五金的廠商。他們希望得到信貸,但卻沒有公司資產負債表及支援他們取得信貸的足夠條件。由於恒生早已瞭解他們的背景,故不介意批出信貸。這些小公司有了鳳凰公司的資產,肯定能發展成大公司、大集團,併成為鳳凰的長期合作伙伴。
收購同時,在九龍油麻地及旺角成立兩間分行,積極開拓港九的分行網路。去年聖誕節,新總行大廈恒生大廈奠基開工,樓高22層。
恒生銀行被收購後,資本帳戶從500萬港元增至1.2億港元,存款從2100萬港元增至7.2億港元;總資產從3200萬港元增至7.61億港元。有了鳳凰公司的支助,恒生在存款和資產方面是香江最大的華資銀行,並在銀行零售業務方面逐漸成為香江魔都匚豐銀行的主要競爭對手。
南洋發行數字幣後,香江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在1月23日,明德銀號發出的約值10萬數字幣的美元支票遭拒付。訊息傳出後,許多存戶紛紛擁至提取現金,由於銀號一時間無法支付數額龐大的提款,最後1月27日,鳳凰銀行正式接管明德銀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後,擠提蔓延至其他華資銀行,如粵信託銀行、永華銀號、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等。經鳳凰銀行、香江魔都匚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宣告對香江的華資銀行作出無限量支援,加上港府採取多項措施,至2月10日,風波暫告平息。
但事件並未就此完結。直到3月,仍有部分報紙刊登了一些沒有根據、中傷本地銀行的流言,永華銀號是其中之一。期間,大客戶悄悄地取消帳戶;至4月初,擠提再次爆發,永華銀號更是首當其衝。最先出事的是香江子分行。當時大批客戶湧至提取存款,身為總經理的何添勸告不要急於提款。
個別二、三十萬港元的大客戶如敬司韓森,要求何添簽名擔保才停止提款。在總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后像廣場的香江會所。滙豐再次表明支援恒生銀行,並委派職員駐守恒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佈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並未有改善的跡象。4月5日,永華銀號一日之內失去了800萬港元存款,佔銀號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上千萬港元。
面對這個困境,何善恆召開了董事局會議商討對策。其時,得出了三個解決方案:永華銀號1.接受鳳凰銀行的援助;2.停業並由政府接管;3.向匚豐尋求協助。經過多日商討,在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鳳凰銀行,並交由通曉英語的利國偉全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