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棄子
冀州,鄴縣。
袁紹從韓馥的手中,接過冀州,成為冀州的州牧。他憑藉家世和聲望,在冀州大肆的招攬賢才,擴充實力,連曾經屬於韓馥的舊部,如沮授、田豐、張頜、麴義等人,都一一接納,並且委以重任,迅速掌控冀州。
可惜袁紹沒高興多久,公孫瓚就領著大軍殺了過來。
一開始,袁紹不想和公孫瓚開戰。畢竟,他才剛剛掌握冀州,根基還不穩固。袁紹考慮的,是先穩住公孫瓚,等徹底掌握了冀州,再報仇不遲。
所以,袁紹任命公孫瓚的弟弟公孫範為渤海郡守,希望緩和雙方的關係。只是沒有想到,公孫瓚意志堅定,執意攻打冀州,而公孫範也直接反叛。
無奈之下,袁紹發兵迎戰。
從一開始的潰敗,到如今,暫時穩住了局面,袁紹好歹鬆了口氣,但也不敢鬆懈下來。因為他就算要取勝,也需要時間組織反攻,畢竟公孫瓚並不弱。
書房中。
袁紹和心腹逢紀商議事情。
逢紀的地位,並不比許攸低多少。因為逢紀是從洛陽跟著袁紹到冀州的老人,和袁紹關係密切。當初在何進麾下時,袁紹和逢紀的關係就很好。到冀州後,逢紀為袁紹效力,作為袁紹的謀主出謀劃策。
相比於沮授、田豐等冀州的本土人物,逢紀、許攸都是外來人。
逢紀正色道:“主公,眼下和公孫瓚的交戰,局勢仍然有些膠著,還難以擊垮公孫瓚。我們和公孫瓚僵持,需要一根壓倒公孫瓚的稻草。就是不知,許子遠能否順利的完成任務。”
袁紹道:“本官相信子遠。”
忽然,一名士兵進入房中,稟報道:“大人,許攸求見。”
“請!”
袁紹大喜。
等了許久,許攸終於回來了。
不一會兒後,許攸進入。不過許攸的兩隻手都沒空著,左手拎著一酒罈,右手拿著一檀木盒子。他進入房中,擱下酒罈和木盒,向袁紹恭敬的行禮。
袁紹擺手讓許攸落座,便迫不及待的道:“子遠,談判的結果怎麼樣?”
許攸道:“回稟主公,劉梟同意和冀州結盟,但提出了條件。”
袁紹問道:“什麼條件?”
許攸回答道:“劉梟的條件有二。第一,三萬石糧食、一千匹戰馬、三千套甲冑;第二,請主公借田豐到廣縣兩年,讓田豐為劉梟處理政務。”
所謂的條件,許攸換了說法。
這兩個條件,都是許攸提出來的,不是劉梟提及。但現在,許攸卻說是劉梟提出來的。唯有如此,他才不會遭到苛責,袁紹也不會質問他。
刷!
袁紹面色冷肅下來。
借田豐給劉梟,表面上是借,但很可能是有借無還。袁紹的性格有些優柔寡斷,也容易受人影響,但他的智慧不低,覺得劉梟的條件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