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韓非歸韓,李斯入秦 (第2/3頁)

推薦閱讀:

荀子點了點頭,面露難色:

“你們二人乃是老夫最為得意的門生,今日來找你們,便是要告訴你們,立刻收拾行囊,明日離開臨淄。”

學宮封閉只是時間問題。

趁著齊王心緒飄搖不定,正是離開的好時候,再晚...就來不及啦。

韓非和李斯完全沒想到。

他們想著要走,但沒想到這麼快,今日下午還噓寒問暖,明日便要分離。

“祭酒大人...此事未免太過於突然...”

荀子搖頭,只是輕笑。

“老夫有些難以理解,秦國實行科舉,列國抵制,甚至封鎖國內士人,令其不得入秦。”

“可禁令短時間之內可以限制士人的自由,卻難以籠絡他們的心!”

“越這樣做,越適得其反,而令外姓士子更加渴望入秦參加科舉!”

“既然科舉制乃是大勢所趨,為什麼列國不效仿秦國,也實行科舉制?”

歸根結底,是他國君王沒有這樣的胸襟。

科舉制的推行,就代表外姓士子入朝,開始佔據朝中重要位置,掌握重要權柄。

這對於列國朝堂原有氏族,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就跟變法一樣,魏國變法成功,列國皆爭相效仿,可除了秦國,竟全部半途而廢。

這便證明,列國君王沒有秦國的鐵血雄心,老氏族和頑固勢力依舊不可抑制。

荀子的眼中帶著恨鐵不成鋼。

“臨淄本為一方淨土,老夫渴望自己的門生,可遍佈天下,現在看來,臨淄也並非方外之地,也會受邦交紛爭影響。”

稷下學宮吸納百家所長,有一段時間甚至達到了百家爭鳴,將戰國時期的文化推舉到頂峰。

“韓非。”

“學生在。”

荀子盯著他,很欣慰:

“你在眾學子中,最為聰慧,但也最為耿直剛烈,老夫知道你有鴻鵠之志,想要振興韓國,但韓國已病入膏肓,非短時間可以挽救,你歸國之後,必會遭到韓廷針對,老夫給你兩個字:不爭!”

韓非動容。

祭酒大人雖然平時不出學宮,卻對天下大事瞭如指掌,一句話便說到關鍵所在。

“學生記住了。”

這‘不爭’二字,包含了太多層含義。

不爭名、不爭功、不爭利...唯有如此,韓非才能尋求一方立足之地,安逸的活下去。

最新小說: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 大秦帝師:我教嬴政成千古一帝! 三國最強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