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隨著他進殿的一剎那,譏諷嘲笑之音便開始不絕於耳。
“匹夫豎子,也能參與朝會?”
“就是,聽聞秦川在咸陽城做生意,還有自己的秦氏工坊,怎麼今日到朝堂來了?”
“聽說...大王要改革文臣遴選制度...”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但卻極少有人在說秦川的好話,因為這些人,多是嬴姓族人。
華陽太后政變,他們感謝秦川的救命之恩。
可如今,他們卻是仇人,因為秦川試圖一步一步的削弱嬴姓族人在朝中的地位。
根基不穩,卻來觸碰別人的利益,這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大膽秦川,竟敢穿履持劍上殿?”
忽然有人大喝一聲,眾人便齊齊向著秦川望去,發現他真的穿著鞋,還帶著劍。
入宮殿在門外就要脫掉鞋子,對於刀劍這種違禁品,就更不允許帶入。
帶劍入殿,你要弒君嗎!?
秦川卻不疾不徐,將揹負的長劍緩緩摘下,開啟包裹的黑布,頓時露出此劍的廬山真面目。
穆公鎮秦劍!
頓時,全場大為驚愕,望著那生輝的寶劍,皆難以置信。
群臣之中除了寥寥無幾的幾個人,鮮有人知昭襄王在臨死前將穆公劍賜予了秦川。
“眾位大人,可有人要卸掉在下手中劍?”
秦川左右四顧,迎來的卻都是牴觸的目光。
他並無炫耀的目的,帶穆公劍入殿,只是為了讓群臣信服,並給予震懾。
要不然,他成為眾矢之的,眾人都發言,朝堂之上還不炸鍋。
見過了穆公鎮秦劍,便會有一些人知難而退,不敢跟秦川為敵。
“先生,這裡是章臺宮,穆公劍還是暫時收起來吧。”
嬴異人沒有生氣,繼續說道:
“寡人今日召先生來,是想採納先生提出的科舉遴選制,當然,要與諸位愛卿商議,來人,將先生的科舉遴選制誦讀一遍,讓眾大人瞭解瞭解。”
一小宦官似乎早就準備好,雖然聲音不好聽,但好在讀的流暢。
其餘對於科舉制的內容,眾人早已瞭解清楚,甚至已經爛熟於心、倒背如流。
等到小宦官讀完,場面有那麼片刻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