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中各項工作全都步入了正軌後。
與忙碌的各官員不同,身為秦公的劉璋反倒難得處於閒暇。
政務由尚書檯替他給出意見,劉璋只需確認,蓋章,下令實施。
整個關中的民生,建設,生產,包括募兵,訓練,全都有專人負責。
這些人才都是劉璋親自發掘,親自指定,能力,德行堪稱當時頂級。
即便劉璋親力親為,也未必能夠完美無缺,甚至都不如下屬做得盡善盡美。
更何況身為秦公,只需總攬大局,何必要親力親為?
秦國官員也因此能夠全力發揮才能。
不過終究是關中需要發展和恢復的地方太多了,再多的人才也變得捉襟見肘。
而且有一個已經日漸嚴峻的問題出現在了秦國朝堂之上。
益州世族的力量太大了!
尤其是文官序列,幾乎都是益州世家的才俊。
好在這些人沒有什麼壞心思,不然立刻就能讓劉璋頭痛不已。
正好藉著積蓄人才的機會,劉璋親自尋找衛覬,讓他舉薦一批河東郡以及關中各郡的人才。
河東郡是衛覬的老巢,他自然能夠知曉到底哪些人是賢才。
衛覬也曾做過關中都督,對於關中的人才想必也有一個比較大的瞭解。
再者衛覬現在任京兆尹一職,這件事由他來做也是合理合規。
得到劉璋委託後,衛覬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熱情’!
他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劉璋想要改變朝堂局勢的意圖。
或許關中世族,河東世族崛起的機會就要來了。
衛覬當即開始四處寫信聯絡,並親自走訪關中各地,不斷為劉璋尋求人才。
京兆尹,長安城,未央宮內。
劉璋正在偏殿召見第一批關中及河東郡世族的才俊。
“伯覦,動作很快啊!這才不到一個月,就替孤尋來了這麼多人才!”
眼前的七個陌生面孔讓劉璋有些驚訝,他真沒有想到衛覬還有如此能耐!
“秦公過譽了,這些都是關中及河東郡世家大族的才俊。”
“他們的能力都不弱於微臣,特意舉薦給秦公!”
劉璋心中有些驚訝,衛覬什麼能力他是知道的。
竟然當眾承認自己的才能不如這些人!
即便有些謙遜,恐怕在心裡也是真的認可這些人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