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在看什麼呢?”
一個醇厚的聲音傳來,隨後船艙內走出一人。
此人雙耳垂肩,雙手過膝,正是差點被射死在襄陽城下的劉備劉玄德。
“主公。”
羽扇綸巾的青年見劉備走來,連忙拱手行禮。
劉備輕輕扶起青年,眼中流露的喜愛之意毫不遮掩。
這個剛剛弱冠的青年,正是那日老者口中的臥龍。
臥龍者,諸葛孔明也!
也正是劉璋心心念唸的諸葛亮!
歷史總是在冥冥之中滾滾向前,諸葛亮最終還是歸了劉備。
可惜了劉璋提前佈局十幾年,終究還是天意難違。
那日得到老者的指引過後,劉備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醒悟。
原來陷入窮途末路並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沒有一個謀主替他規劃道路。
尤其是老者口中的‘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更是讓劉備徹底陷入了瘋狂。
原來離著割據一方,稱霸天下就差了一個諸葛亮!
可當劉備得知諸葛亮年僅二十歲時,又陷入了猶豫。
二十歲,實在太年輕了,說是黃口孺子也不過分。
放在平時,劉備恐怕難以生出將其作為謀主的心思。
可是經過老者的提點,想到劉璋招攬劉曄,魯肅之事後,立刻下定了決心。
既然自詡不比劉璋差多少,自然要做到比劉璋更懂得禮賢下士。
劉備親自前往隆中求取諸葛亮,希望得到對方的幫助。
結果不出所料,碰了一鼻子灰。
諸葛亮稱病不出,根本沒有見面的打算。
劉備充分發揮了他百折不撓的性格,整日守在諸葛亮家門口,寸步不離!
隨後更是將自己賣慘的技能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動不動就流淚感嘆,訴說天下黎民疾苦。
一連哭了六天,就在劉備即將哭死在諸葛亮門前的時候,終於將諸葛亮感動了。
三顧茅廬是不會出現了,可是六哭茅廬倒是可以無縫銜接!
傳揚出去,也比三顧更加的有誠意。
一番交談過後,劉備終於確認了諸葛亮的才能。
諸葛亮在劉備極大誠意的邀請下,終於答應出山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