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為劉宏舉行葬禮的緣故,本該三天後在長樂宮商議的新君人選一事被劉璋一拖再拖,如今已經七天過去了。
劉宏身為帝王,按理說下葬非常繁瑣,有著諸多禮儀。不過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在劉璋與董太后和何皇后商議後,終於在追加諡號漢靈帝之後,順利的進行了安葬。
董太后和何皇后本來是有些意見的,畢竟劉宏是一國之君,她們的兒子和丈夫,不過礙於劉璋現在的權勢,和劉璋對誰繼位有著絕對的話語權的原因,都選擇而來妥協。
好在劉宏的葬禮雖然加快了速度,但依舊無比風光,不論是太后,皇后,諸位大臣,甚至劉昀,都沒有說出任何不滿。
隨著劉宏的下葬,屬於漢靈帝的時代正式告一段落,而這也意味著漢朝紛爭,群雄爭霸的年代,正式開始!
雒陽城西門,劉璋帶著麾下眾人在此送別妻子,以及麾下的家眷前往漢中。
“琰兒,昀兒,多多保重!”
只做了一個簡單的告別,眾人便起程出發了。劉璋還要入宮,許多大臣已經找過劉璋,讓他務必在今天開啟商議新君的事宜。
“公達,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吧?”
這些家眷的安危事關重大,不僅有自己的妻子,還有黃忠的妻子,兒子,徐晃的母親,甚至荀攸一家!
“主公放心,絕對萬無一失!由武鋒營兩千騎兵護送,這些騎兵都是跟隨我們東征西討的老兵,即便沒有子義,自行就能組成車懸陣對敵!而且我已經派人快馬提前通知漢中的文和,相信等主母們到了斜谷,已經有人在那接應了!”
劉璋點了點頭,實際上對於荀攸劉璋是放一百個心的,只是這個時刻還是忍不住問上一句。
對於路線,是劉璋和荀攸共同商議得來。
最優質的路線肯定是陳倉道,雖然距離稍遠,但是道路平坦,騎兵也可暢通無阻!可惜這條路被韓遂佔據,劉璋不知道韓遂是否已經撤兵了,自然也不會讓家眷冒這個險!
至於儻駱道和子午道,劉璋直接就沒打算過,子午谷崎嶇難行,危險重重,這些女眷到了裡面變數太大!儻駱道更不用說了,很多地方都沒有路,騎兵根本進不了這條路!
最後只剩下褒斜道一條,其實褒斜道也不利於騎兵通行,好在人數不是很多,在由賈詡派人迎接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
“走吧,我們進宮!”
劉璋剛走幾步,便看向了後面的趙雲等人。
“子龍,你和惡來帶領五百甲士隨我和公達進宮,子義,你速回大營。”
做好這些安排,劉璋大部人馬一分為二,分別向兩個方向而去。
雒陽皇宮,長樂宮,劉璋雖未趕到,不過眾臣已經開始了商議。
何太后帶著劉辯,董太皇太后則帶著劉協,中間的皇位已經空出,兩位太后分坐兩旁。
“啟稟太后,太皇太后,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先帝已經安葬,新皇即位便是頭等大事!國家一日沒有君主,則天下不安,百姓萬民不安!”
最先站出來的是司徒袁逢,劉璋不在的這三年,袁逢也順利登上三公之位!再加上現在的太傅袁隗,袁氏已經在三公中佔有了兩席之地!
自從劉宏下葬之後,何皇后也從皇后晉升為太后,看著中間空著的皇位,心中就一陣焦急,恨不得馬上讓她的兒子劉辯坐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