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拿起號角,戰場上響起了嗚嗚嗚嗚的號角聲。
不遠處的煙塵逐漸散去,黃忠,典韋,太史慈各帶五百騎兵從四周而來。
“你。。。!”
張角看著圍過來的一千多騎兵,猛地驚醒。
怪不得劉璋坐視張寶逃走,還與自己在這東拉西扯!
“你真是奸詐無比!”
劉璋臉上笑意更濃,現在的張角猶如板上的魚肉,任他宰割。
“張角,你以為我看不出你在拖延時間嗎?”
“實話告訴你,我也在拖延時間,就是為了留住你!”
劉璋率部趕到戰場附近時,場面是士氣如虹的黃巾軍在追擊倉皇逃竄的官軍。
當時就算劉璋全軍壓上,任憑黃忠四人再勇猛,也很難挽救危局。
一個人再勇猛,難道還能斬殺數萬人嗎?
這幾萬士兵會因為劉璋之名就開始逃竄嗎?
答案是否定的!尤其領軍的是張角和張寶。
劉璋命黃忠,太史慈,典韋三人各領五百軍馬,分作三路,繞道黃巾軍後方。
他模仿了劉備支援盧植的計策,用馬尾纏上樹枝,來回奔跑,大聲嘶喊,卻不近前。形成一種大軍壓境的感覺。
若是他人,不一定中計。偏偏物件是張角,曾在劉璋手上吃過大虧。
張角自知時日無多,心中想著以自己一命,換取張寶還有數萬大軍的存亡。
張角的先入為主,給了劉璋炸他的機會。
恰逢張寶與劉璋鬥將,被趙雲連殺三人,士氣大損。
張角自認為了解劉璋,卻對局面形成了誤判。
這才中了劉璋的疑兵之計!
劉璋本來對這個計策沒有多大把握,他本就是突發奇想。
只要能稍微拖住張角,就是勝利。
就算張角沒中計也沒關係,劉璋麾下全是騎兵,來去自如。大不了跑路就是。
他首要的目標是給董卓逃生的時間,其次才是尋求斬殺張角的機會!
“噗!”
張角又吐出一大口血,指著劉璋怒罵。
“你小小年紀,卻如此奸詐,不怕遭報應嗎!”
劉璋舉起了手中的大刀,指向張角。
“報應?就算有你也看不到了!不過,我就是你的報應!”
“兵不厭詐,張角,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全軍聽令,衝殺張角!”
“殺!”
劉璋不再猶豫,向張角發起了進攻。
這次他一定要砍下張角的頭顱,這是上天賜予他的。
俗話說:天予不取,反受其累!
也許這就是上天對穿越者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