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於先生,特來拜訪,煩請童子為我通報一聲。”黃帝仍然恭恭敬敬地向童子作揖道。
一聽有求於伏羲,童子立刻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我家主人正在休息,不便打擾,請先生暫回。”“咣噹”柴門關上了。
黃帝吃了一個閉門羹,心中不快,但有求於人,必須拿出誠意,只好耐心等待。約有半晌,黃帝再次叩門。
“誰呀?”童子不緊不慢地走出來。
“噢,是我。”黃帝小心翼翼地回答。
童子這次連門都沒開,順著柴門的縫隙向外張望,一看還是黃帝,道:“你沒走啊?”
“沒走。請問伏羲先生可——”
沒等黃帝說完,門童就說道:“我家主人正在用餐,不便打擾,請先生稍候。”說完轉身進屋了。
又等了半晌,黃帝再次叩門,門“吱呀”一聲開啟了,門童笑著對黃帝道:“先生等得好辛苦,我馬上給您通報。”
門童話音未落,只聽一陣爽朗的笑聲:“喜鵲咂咂叫,必有貴人來。”隨著笑聲,一個人出現在黃帝面前,此人穿著很是一般,髮髻盤在頭頂,額頭高聳,腦門錚亮,目光深邃。一看就是一個滿有智慧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人定睛打量著黃帝,頭戴琉璃冠冕,身穿黃色絲綢的衣裳,寬袍大袖。面似銀盆,俊眉朗目,一臉浩然正氣,又給人一種親切、聰明、智慧的感覺。不用問,此人非同一般。
“請問閣下尊姓大名?”伏羲問道。
“公孫軒轅是也。”黃帝一邊說一邊給伏羲作揖。
“公孫軒轅?”伏羲一聽非常驚喜,馬上雙手抱拳一躬到地,深深施了一禮。
“請問,您可是伏羲先生?”
“正是在下。”
黃帝一聽異常興奮,雙膝跪下欲行大禮參拜。伏羲哪裡敢受,馬上閃到一旁,將黃帝迅速扶起,說道:“折煞我也,怎敢受閣下大禮參拜。快快請起,快快請起,請進寒舍一敘。”
伏羲一邊走一邊說:“今日早晨,喜鵲立於枝頭咂咂叫個不停,便知會有貴人來訪,貴人果然來了。請,屋裡請。”
黃帝被讓進屋裡,環顧一下室內陳設,樸素透著莊重,滿堂書籍,別無他物。更令黃帝對伏羲肅然起敬。
賓主落座,伏羲單刀直入地問道:“公孫先生,您貴為一國之君,千里迢迢來到舍下有何貴幹?”
黃帝見伏羲如此直爽,也不拐彎抹角,開門見山道:“先生大名如皓月當空,如雷灌耳。軒轅仰慕先生久矣。今日特來登門拜訪,欲請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當今,蚩尤犯上作亂,舉旗造反,欲推翻天子帝俞罔,自立天子。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已率數萬大軍兵發空桑。天子帝派共工討伐蚩尤,然共工非蚩尤對手,已經戰敗身亡。蚩尤勢不可擋,引起京都恐慌,黎民百姓紛紛逃難,流離失所。因此,天子帝俞罔命我起兵討伐蚩尤,以平定叛亂。但幾次進剿均以失敗告終,即辜負天子的厚望,也讓黎民百姓失望。所以,請先生出山,救民倒懸於水火,挽狂瀾於既倒,助我打敗蚩尤,匡扶社稷,恢復天下清平世界,使百姓安居樂業,以創萬世之功,不知先生願否?”
伏羲聽罷,沉吟道:“我乃世外之人,不問天下之事。”
黃帝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知道先生雖居世外,卻心繫天下之事。先生是有抱負、有責任心的高人。不會看到百姓遭塗炭而袖手旁觀。況且,有道是‘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更何況先生滿腹經綸,文武全才,武能安定天下,文能治理國家。如果像先生這樣有經天緯地之才而棄之不用,終其一生而碌碌無為,豈不令人嗟嗟嘆惜而遺憾終生?”
這一席話,正打動了伏羲,說入他的心窩子裡。伏羲確實是一個有抱負的人,早就有一展才華的願望,但苦於沒有機會,此時機會來了,伏羲要實現自己的願望了。心想,知我者黃帝也。千里迢迢前來請我,若不出山,豈不是不識抬舉也?
“當今天子勢微,已經不能左右天下之事。諸侯各揣心腹事,以觀天下之變,不服從天子號令,各自為政。各大諸侯覬覦天子寶座久矣,且虎視眈眈。蚩尤胸懷大志,雄心勃勃,倚仗自己實力雄厚,首先發難,欲取天子帝俞罔而代之。蚩尤善於籠絡人心,網羅人才,知人善任,有才能者,願意為其效勞。所以,在其周圍高人如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閣下仁義廣佈四海,智慧九州皆知,身邊也人才濟濟,國家財力殷實。由此看來,你和蚩尤旗鼓相當,不分上下。”伏羲侃侃而談,分析著形勢。
“先生之言甚善。正因如此,我才特意來請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討伐蚩尤,以安定天下。請先生勿要推辭。”
“謝軒轅君知遇之恩。今日出山,願助君一臂之力,共討蚩尤。”
黃帝一聽伏羲答應了,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
伏羲又接著說:“軒轅君,我還向你推薦一人,能得此人相助,就像多了一個臂膀一樣。此人就是燧人氏。”
黃帝一聽是燧人氏,心中甚喜,因為此行目的就是要請伏羲和燧人這兩個人。現在伏羲又向他推薦燧人,與他所願不謀而合。於是高興地說:“先生所言,正合我意。煩勞先生和我一同去請燧人先生。”
“好,我倆一同前往。”伏羲痛快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