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首次與蚩尤交戰,就吃了敗仗,心中非常鬱悶,愁眉不展。
風后看出黃帝的心事,安慰道:“大王勿憂,勝敗乃兵家常事。現在葛二兩剛剛打了勝仗,一定疏於防備,趁此之際,我們偷襲他的大營,可一舉擊敗蚩尤。”
力牧道:“此乃妙計也。”
黃帝思考了一下,葛二兩打了勝仗,有輕敵之心;而我們大敗之後,士氣低落,不敢輕舉妄動。他就會疏於防範,不會想到我們會偷襲他,而我們就要偷襲他,打他個措手不及。此計可行。
於是黃帝率大軍趁著月黑風高,人銜枚,馬銜竹,靜悄悄向蚩尤營寨摸去。
葛二兩打敗了黃帝,而且使黃帝敗得還挺慘,一塌糊塗。葛二兩高興,酒糟鼻閃著紅光,蛤蟆嘴始終咧著,臉上洋溢著笑容。傳令將士:“埋鍋造飯,讓大家吃飽喝足,好好休息,養精蓄銳。養足了精神,明日好好打仗。”全體將士吃完晚飯,便呼呼大睡了。
他沒有想到,在黃帝敗得一塌糊塗的情況下,還能來偷襲。
正在大家熟睡之際,有兩個軍士肚子疼,便結伴跑到大營外面的草叢之中拉屎。隱隱約約的聽到腳步聲,不是一兩個人的腳步聲,從聲音中可以聽出是極其眾多人的腳步所發出的聲音。這兩人感覺不好,提起褲子撒腿往回跑,報告葛二兩。到了葛二兩的寢帳,有守衛官兵站崗,兩個軍士把情況告訴守衛官兵。守衛官兵覺得情況重大,讓兩個軍士進去親自告訴葛二兩。
葛二兩在睡夢中被叫醒,很不高興,聽了兩個軍士的稟報,喝斥道:“胡說,黃帝敗得一塌糊塗,哪有能力偷襲我。睡覺去吧。”兩個軍士被他喝斥一頓,抱頭鼠竄而去。
葛二兩躺下,剛要繼續睡去,忽然一想,兩個軍士說的也許是真的,我何不親自去看一看。想罷,葛二兩穿好衣服,騰空而起,在空中詳細察看動靜,這一看不要緊,把他嚇了一跳。黃帝軍黑壓壓一片,靜悄悄向這邊襲來。
葛二兩馬上回去稟報蚩尤。蚩尤也吃驚不小,問道:“葛大將軍你怎知黃帝偷襲我?”
“大王,我乃是須菩提老聖人的弟子,能掐會算。在夜深人靜之時,掐手一算便知。大王,我馬上分兵派將迎敵。”這葛二兩趁此機會顯示一下自己的能耐。蚩尤一臉的疑惑。
葛二兩來到中軍大帳,令擊鼓聚將,眾將很快來到葛二兩面前,葛二兩分兵派將:“諸位將軍,本大將軍早已料定黃帝今晚向我偷襲,我要將計就計,讓他有來無回。夸父,你率五千人馬在左翼埋伏;風伯你率五千人馬在右翼埋伏;魑魅魍魎你等率五千人馬,繞到敵軍後頭打他個措手不及。我和后羿、雨師、赤松子、封寧子保護大王在正面迎敵。”
眾將各自領命而去。
黃帝率軍悄悄摸到蚩尤營寨的外面,漆黑一片,靜悄悄的,什麼也看不見,連個哨兵都沒有。黃帝心中高興,蚩尤啊,葛二兩,別怪我不客氣了。一聲令下:“衝!”
頓時喊殺聲震耳欲聾,軍士擁蜂而上,衝破柵欄,潮水般衝了進去。黃帝胯下金麒麟,手持龍蛇大寶劍衝在最前頭。
突然前面亮如白晝,一隊人馬擋住去路,個個手持火把突然出現在黃帝面前。黃帝大吃一驚,仔細一看,對面玉麒麟上端坐一人,目光炯炯,威風凜凜,正是蚩尤。
左右分開,葛二兩騎著逍遙馬,雨師騎著大白象,后羿、赤松子,封寧子等分列兩旁,個個雄糾糾,氣昂昂。葛二兩的酒糟鼻在火把的映照下,越發顯得紅光閃閃,光芒耀眼。他還端起大酒瓶子“咕咚、咕咚”喝兩口,顯得特輕鬆滋潤。
“哈哈哈,軒轅君,別來無恙乎?”蚩尤大笑道,“我葛大將軍早已算定你要來,我們在此等候多時了。”這時的蚩尤真的相信葛二兩能掐會算了。
黃帝一聽,又是葛二兩。“葛二兩,你這個狗雜種。”黃帝在心中狠狠地罵道。他恨透了葛二兩,真想一口咬死他。黃帝並不搭話,從腰間抽出金柄龍蛇劍,向上一揮,大吼一聲:“衝!”手下將士忽的一下向蚩尤陣中衝去。
這一下激怒了蚩尤,他拔出鑽石大寶劍,驅動胯下玉麒麟向黃帝迎去。
蚩尤接住黃帝,鑽石大寶劍對金柄龍蛇劍。兩個人武功不相上下,兩把大寶劍碰在一起,火星四濺。玉麒麟對金麒麟,兩個麒麟也互相撕咬,打作一團。
兩軍相交,涇渭分明。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響成一片。
蚩尤軍士氣高漲,越戰越勇。
黃帝率先垂範,身先士卒,黃帝如此,將士哪敢不奮勇當先,以一當十,士氣大振。但是,黃帝知道形勢對他不利,他率領將士且戰且退。
這時已是天光大亮。
葛二兩一看不好,夸父、風伯、四小鬼還沒有完成對黃帝的包圍,絕不能讓他就這麼跑了。
想到此,葛二兩騰空而起,變成一隻雄鷹,這雄鷹能噴煙吐霧,在黃帝軍上空盤旋,一邊飛一邊噴煙吐霧。煙霧越來越濃,將黃帝軍緊緊罩在裡面。濃濃的煙霧,對面看不見人,又嗆得將士們咳嗽不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見狀,這仗沒法再打下去了。方向也辨不清,往哪跑都不知道,只好就地嚴陣以待。
這時,夸父、風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率五千人馬,從左右後三個方向將黃帝包圍。
葛二兩行完噴煙吐霧,看到濃濃的煙霧,將黃帝軍嚴嚴遮住,變回本相,飛回軍中,穩穩地坐在逍遙馬上。傳令各路將軍道:“暫停進攻,將敵軍團團圍住。三天以後,待敵軍又飢又渴,喪失戰鬥力以後,再行進攻,將敵一舉消滅。”
黃帝突圍心切,但煙霧濃濃,辨不清方向,也看不清敵我,怎麼衝出去呢?黃帝愁眉不展。
力牧向黃帝建議道:“大王,可令應龍行雨,雨可驅散煙霧。”一句話提醒了黃帝。
“應龍何在?”黃帝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