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朕乃大明戰神 > 第一百八十一章 袖箭死因之謎

第一百八十一章 袖箭死因之謎 (第1/2頁)

推薦閱讀:

于謙目光所及之處尋到脖頸中箭死去的男子,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不用深追了,如數盤點糧食,勿要動命案現場,派幾人回京報信,其餘人將糧食盤清裝車。”

待手下如數點清糧食後,于謙不由大大鬆了一口氣。回想這次有驚無險之事,他頓感慶幸。好在自己辦事秉承著一貫謹慎的行事風格,預先將糧食分成了幾批發出,才讓局勢沒有惡化下去。

半個時辰後,在幾名士兵的引領下,自稱是順天府推官領著三名捕快來到了案發之地。

年紀不大的推官跨前一步,拱手行禮:“見過於少保大人。”

于謙微微點頭回敬作為示意:“推官不用客氣,邀你前來是為此處發生了命案.........”

說了幾言客套話打個照面,推官便移入了正題。“少保大人,在下職責在身,這案件的經過需要過問大人記錄在冊,望於少保見諒。”

于謙並沒有擺出官架子,而是和氣地將自己與手下一行經過說了出來。

推官詳盡地將於謙所說記錄在冊,這才蹲下身子詳查死去的屍體。

“在下聽大人所言,初步斷定此人是奸賊同黨,死因可能是分贓不均或殺人滅口。後續在下聯絡戶部同僚查明此人身份後,再作進一步詳查。”

于謙聞言不以為然,他對這死因有著另外一番看法。“你所斷定之言不無道理,但與本官的看法有些不同。”

推官驚訝問:“少保大人可否為在下指點一下迷津?”

于謙指著死者致命的武器:“首先,死者是脖頸中袖箭而亡。單單論此點來說,疑因就有著諸多不確定。第一,若死者是奸賊同黨,那奸賊要想滅口必定會用手上刀劍將其殺害。而不會捨近求遠用江湖奇門暗器“袖箭”來奪其性命;第二,死者是脖頸中箭而亡,能在短時間內擊中脖頸及其考驗殺人者的袖箭技藝。此技藝比弓箭還要難上幾分,再因軍中有了弓箭的存在,使用袖箭者自然是少之又少,幾乎小到可忽律不計。所以,本官斷定其死於同黨之手有些為時尚早。不知推官可贊同?”

推官聽後眼前一亮,對於謙佩服得五體投地。然後深深地躬了一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多謝於大人指點!”從語氣中以及眼神中可以看出此人乃是是真心拜服。

于謙平和地擺了擺手:“只要觀察細微,推斷出這些不難。好了這命案就交付於你了,本官還要運糧回京。”

“在下恭送於大人。”

于謙一直聽他自稱在下感覺有些不太習慣,但也沒多想。他督促著手下一席人運輸糧草打道回京。

回京路上,于謙腦海中總會想起剛才那名推官。那推官一口一個在下,讓于謙感覺有些怪異,怪異在於官場上極少有這麼自稱的。想到這,于謙喚來了先前派去京師報信的三人。

“你們三人回去給那推官搭把手,後續查明死者身份後稟報於我。”

“謹遵少保大人命。”三人接令調轉馬兒回了去。

三人剛走,一名士兵匆忙趕了來。

“報........前方有位自稱朝廷官員的攔下了車隊。”

于謙蹙眉心想:“難道太后下了懿旨?讓京師方面出動了軍隊?”想到此,于謙指著前方問:“攔下之人是哪位朝廷官員?帶我去瞧瞧。”

來到車首,于謙還沒看清來者。對方便已哈哈大笑:“來者可是於少保?”

于謙聞說話之聲,不由笑容逐開:“原來是金尚書呀!”

最新小說: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 大秦帝師:我教嬴政成千古一帝! 三國最強特種兵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朕乃大明戰神 全服通緝 水逆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