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這人怎麼這樣啊?”侍女埋怨一聲跟著追了出來。
楊四郎停下腳步面色真誠說道:“在下去意已決,還望姑娘勿要再勸。”楊四郎說完,撫著心口緩慢地向月門走去。
侍女瞧著楊四郎堅定的神態,知道他鐵了心要離去,心中頓感些許無奈。但迫於劉將軍的威嚴,她只好耐著性子再次相勸:“公子這是何必呢?我家將軍也不是那種迂腐不通情達理的人。為何不等傷口痊癒,再親面向將軍告辭呢?”
“劉將軍的為人品行.....在下是知道的,奈何自己在外飄蕩已久歸家心切啊!”
楊四郎剛挪步到月門院口,恰好撞見了迎面走來的劉十三。
劉十三見楊四郎面上顯露幾分焦急之色,納罕問道:“四郎這身打扮是要不辭而別?”
朱祁鎮按捺住內心的急躁,拱手回道:“在下歸心似箭,懇請恩人容我祭拜安葬的馬兒,再取道關內歸家。
劉十三一臉可惜地嘆了口氣:“畜生如此重情,我等身為人子焉能無情?”
言罷,劉十三招手吩咐:“來人,領四郎去祭拜馬兒吧。”
經過這一段的交談,天已然大亮。士兵領著楊四郎出了關門,蹣跚來到一處有著新土挖掘的道上。
士兵指著此處道:“喏........馱你的馬兒就埋葬於此。”
回想起馬兒護自己周全的點點滴滴,楊四郎眼中淚水不爭氣的滑了出來,他艱難地跪在地上如泣如訴:“四郎從小流落街頭,混混僵僵活了二十幾載,心中從未懷揣過感激之情。直到與你相依為命逃出生天,心中便第一次湧出感激的痛楚之情。”
說著,楊四郎在心裡補了一句:“馬兒的忠誠讓自己心生感激。而皇上的知遇之恩卻是讓他即感激又敬畏。”
“你放心,等飛黃騰達之日,四郎定將你屍骨移葬風水寶地好生供奉。”
“嘩啦”一聲,一個酒葫蘆滾落在楊四郎面前。
“你拿這酒祭它吧!”
楊四郎回過頭望去,見領他前來計程車兵眼角有些溼潤。他拱手正色道:“多謝兄臺。”
楊四郎拾起葫蘆撥開塞子,橫著倒出酒水灑在一地,鄭重磕頭向馬兒拜了三下。
待一切做完,楊四郎抬頭仰望一下天上,望著灰濛濛的蒼穹上空。楊四郎捏緊拳頭深深吐了一口氣,心中暗自發奮:“大難不死,這是天意助楊四郎吶!這封信我一定要送到京師。”他咬緊牙關硬生生頂著傷口疼痛爬了起來。
居庸關城牆上,劉十三將關外的一切俯瞰在了眼中,見楊四郎吃力的折返回來,他朝一旁的心腹囑道:“放他進關吧。”
心腹眼裡透出一絲狠戾,微微彎下腰身抹了一下脖子,試探地說:“將軍意思是.......讓他死在半路道上?”
“如今的大明如同木桶盛水,既不能太滿也不能太少,我們現在只需靜觀其變讓它恰到好處即可。”劉十三面目高深莫測,讓人難以琢磨他內心的想法。
心腹大惑不已:“小的愚鈍,不知將軍所言的其中道理是指?”
劉十三輕笑一聲,搖了搖頭慢步離去,留下一言:“時機成熟之日,你自然會明白。”
回來的楊四郎剛準備開口求見劉將軍,便見著一名士兵從城牆上快速走了下來,朝他扔了一個包袱。
“楊四郎,這是劉將軍賞你的乾糧,你拿著進關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