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帶著山裡人的爽朗,引得鄰桌參會者紛紛側目。
景瑞軒笑著給程筱一遞來一杯果汁:“程同學還留了一手呢。她設計的南市運河專案裡,有個‘非遺大師工坊’計劃,打算把各地的非遺傳承人聚到一起,互相交流技藝。”
程筱一側目,她沒想到景瑞軒還知道這個。
“這可是個大工程!”金絲眼鏡女士露出讚許的笑容,“不過跨地域合作確實能碰撞出新火花。我們滇南的傣錦和銀飾製作,說不定能和湘西苗繡聯動,開發系列文旅產品。”
此時,一直沉默的老者突然開口,他身著藏青色中山裝,胸前彆著一枚古樸的銅質徽章:“我來自徽州,那裡的徽派建築、歙硯製作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但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學雕硯。程同學,你說這些‘笨重’的老手藝,該怎麼和‘輕巧’的文旅產業結合?”
程筱一眼睛一亮,從包裡掏出幾張泛黃的老照片:“爺爺,我研究過徽州的歷史。歙硯製作其實可以和研學旅行結合。比如設計‘硯臺製作七日營’,讓學生從採石、製坯到雕刻,全程體驗。還能把硯臺文化融入徽派民宿,客人用歙硯磨墨寫毛筆字,臨走時帶走一方自己參與制作的小硯臺。這樣既傳承了技藝,又能讓文化‘可帶走、可體驗’。”
老者聽得頻頻點頭,從口袋裡摸出老花鏡戴上,仔細端詳照片:“小丫頭,你這想法和我們不謀而合!我們正在籌備‘徽州文化研學基地’,正缺像你這樣有新點子的年輕人。畢業後有沒有興趣來徽州看看?”
程筱一點頭,“我準備利用寒暑假到處走走,徽州也有計劃去。”
老者呵呵大笑。
其他人也邊吃邊和程筱一景瑞軒聊起來。
程筱一時不時記下一些想法,午餐時間臨近尾聲,她的筆記本上記滿了新的靈感。
景瑞軒看著她認真記錄的模樣,忽然開口:“各位前輩,程同學的南市運河專案方案今天下午會在青年創新論壇展示。如果大家感興趣,不妨也聽聽看?”
此言一出,餐桌上的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金絲眼鏡女士當即掏出手機:“我把時間記下來!現在的年輕人肯沉下心研究傳統文化的不多了,這丫頭的方案我必須支援!”
散場時,湘西男子熱情地拍了拍程筱一的肩膀:“小程,以後我們多交流!要是你去湘西,我帶你去苗寨吃最正宗的酸湯魚!”
老者也笑著將名片塞進她手裡:“徽州隨時歡迎你!”
程筱一抱著筆記本,感受著掌心的溫度。
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熱情邀約,不僅是對她想法的認可,更讓她看到了非遺傳承的希望。
她忽然想起母親說過的話:“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由無數微小的努力匯聚而成。”
此刻,她彷彿看到那些散落各地的非遺文化,像點點星火,將匯聚成照亮文旅產業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