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每學期開學第一天,我伯孃就會給我煮兩個雞蛋,抹上紅色,然後祈願我平平安安去上學健健康康回家來,又希望我的日子可以過得紅紅火火,兩個雞蛋吃完,每次考試能拿一百分,為了應景,她還要加根火腿腸放前頭,好像這樣就真的能考一百分了一樣。”
溫婉的話引起大家的共鳴,也隨著她的話語回溯到學生年代,他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樣的“迷信”。
“那時候日子能過成怎麼樣,其實誰也不知道,反正我腳上的水泡是消了又長,就沒消停過。”
臺下的孩子紛紛點頭,他們之前去另一個村,得走好幾裡地,確實腳上的水泡就沒消停過。
此時溫婉提起這事,他們都深有同感,頓時覺得溫婉與他們親近了許多。
“這就是我建長隴學校的原因。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可以在環境優美的校園裡生活,不用走很遠的路,不用怕颳風下雨,也不用起早摸黑。”溫婉的話出來,臺下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溫婉笑著朝臺下鞠了鞠躬,看著臺下穿著整齊乾淨的校服,一個個神采奕奕的孩子,她覺得自己所付出的都值得。
突然,她看到一年級新生中的江有為,因為個子最小,被老師安排坐到最前頭。
他坐得板直板直的,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溫婉,對上溫婉微笑的臉,又立刻紅了臉,可眼睛更亮了。
溫婉繼續說道,“前陣子有個小朋友特別苦惱,他說他也想來上學。
我問他你為什麼要上學,他告訴我,他要讀很多書,以後賺很多錢,然後像我這樣建很多學校,幫助很多的人!”
臺下的人皆笑,可也很認同,因為他們也是這樣想的,領導們希望學有所成的孩子像溫婉這樣回報家鄉,振興家鄉,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像溫婉這樣賺很多錢光耀門楣,孩子們希望自己能像溫婉這樣,成為許多人的驕傲與偶像。
“曾經有人在信裡告訴她的孩子,她之所以要求她的孩子用功讀書,不是因為她要孩子去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她希望孩子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讀書真正的意義是什麼?賺大錢?生活得更好?
若我告訴你們,對,一定能賺大錢,那肯定是騙你們的。但一定會使你的生活更加好,我覺得是對的。”
“或許你會想,都賺不到大錢了,生活能好到哪裡去?既然不一定能賺到錢了,那還有必要讀書嗎?”
“當然有必要,讀書不一定能賺到大錢,但不讀書一定不能賺大錢!”溫婉笑,“是不是又繞到錢裡頭去去了?”
臺下人也笑,附和著點頭。
“這說明我也是個俗人,我也愛錢。因為錢是個好東西,它能幫助我實現許多物質上的東西。”
程瑾瑜眼裡笑了,這妮子完全脫稿了,講的內容跟她昨晚寫的什麼“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完全不一樣。
不過比起中規中矩的演講稿,她這會兒天馬行空的即興演講更能觸動人心。
所有人的情緒都隨著她的話在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