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角色
《武林決》全程拍攝三個月,姜逾承包了一部分的劇組支出與獎金,錢是向銀行借的。
她欠銀行的錢不少,不差再多欠點。
離統一招生還有兩個月,姜逾推掉了所有商務活動,專心訓練報考專案——體操。
這東西她是從幾歲開始練,再到去年才撿起來重新開始。
因為疏於練習,動作有點僵硬,沒有過去行雲流水的“柔韌性”,但令姜逾驚喜的是:她的落地變得很穩,比以前的巔峰時期十五歲)更穩定。
這得歸功於發達粗壯的腿、小腹上的脂肪,以及臀部的支撐,為姜逾提供了強大的下端核心。
過去,為了跳得高,為了落地穩,她們控制體重,又要控制身高。
以前的姜逾,不過一米七出頭,都被教練搖頭否定:“太高了。”
現在她一米八二,卻被此地的教練肯定“有天賦”:“身體比例很好,腿佔到了全身的一半,腿部維度非常好,既有脂肪保護,也有高密度骨骼肌支撐,你又是一個女人,訓練後的肌肉修長,密度極高,不會變成男人一樣病態肥大,你就是天生的競技苗子。”
男人一樣的肌肉?病態肥大?
這是姜逾第一次與此地教練的深度對話,她多少有些高興,彷彿回到了省隊的日子,因為出了女隊的大門,到處都是男人的肌肉審美。
“看不出來你這麼瘦,還是運動員哈。”過去的人不曾帶有惡意,但是盲目的審美更令姜逾難受。
“女性的肌肉增長率是強於男性的,由於月經週期的幫助,我們的身體不需要承擔肌肉肥大帶來的高負擔,也不需要持續地沖擊極限重量增長肌肉,我們完全可以安全地探索身體的極限。”
“而是每一次週期都會比上一次更強,痛風這種事情離我們更加遙遠。”
姜逾一點點吸著電解質水,不忘啃一口香蕉,長時間的耐力項讓身體大量出汗,但她的手卻很穩,沒有陷入到紊亂、抽筋、發抖的狀態,這種狀態很平常,卻是過去訓練肌肉過程中常見的。
姜逾問得含糊:“不是每次月經後,體力都會回到原點嗎?”
“是以週期比較,不是以天數比較。”教練耐心地指導她,“就像一年四季輪回,今年的果樹比去年更加茂盛,而不是冬天的果樹比秋天的弱。”
“這種強化是可以抵抗時間的,如果一個男人停止大重量與純淨飲食習慣,不出三個月,他就會回到原點,但同條件下,我們可以保持數年,甚至是增長。”
“我們的身體更穩定、耐力更長、肌肉負擔小,體脂更加合理。”這位教練曾經效力於國家隊,後來退役去了學院擔任體育教師一職。
她得到過很多榮譽,也指匯出不錯的團隊,比起指導年輕人的技巧,這位教練更青睞於身體素質的強化。
曾教練之前訓練過富豪的男兒,但她並不怎麼喜歡這位矯情的少爺:“男人的身體很畸形,肌肉肥大會增加身體負擔,紊亂、痛風,甚至追求力量過早夭折,柔韌度也不行,很容易折損,他們不適合體育,只適合在家裡當個花瓶。”
“當花瓶其實也不行,他們的身體就像一個bug,一旦承受女人水平的脂肪會立刻膨脹起來。”
這位嚴肅的教練停頓了一下,說了一句冷笑話:“或許他們更適合用命來換肌肉肥大這種病態的身體與審美。”
姜逾接了一句:“肌肉肥大,體格矮小。”
倆人對視一眼,默契看見了對方眼中的笑意。
過去的省隊裡常常流傳著一句“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米八、長腿、肌肉的男人”。
因為以前男人的肌肉訓練十分依賴於以三大項為代表的極限重量,個高長腿意味著重心高,他們不可能硬拉出極限大重量來完成肥大肌肉塑型,同時,高個子的身體無法負擔大消耗的肌肉。
而長腿肌肉男意味著身高矮,這樣肌肉對身體的負擔才小,同樣的理由,個高肌肉男的重心一定低。
如果真有一個“一米八、長腿、肌肉的男人”,那麼他付出的東西一定是壽命。
姜逾以前很喜歡薄肌男孩,因為肥大的肌肉很奇怪,但是不知道是被過去影響,還是被這裡影響,現在的她只覺得男人有肌肉奇怪,就像是對過去審美的質疑。
肥大肌肉作為一種高負擔、大消耗的存在,是什麼時候成為力量的外在表現?
更高、更快、更強的運動員明明不是這樣子的。
什麼時候成為主流健康的審美?
明明是需要女人反複刷脂,不斷苛待自己。
什麼時候成為人強壯力量的象徵?
明明只有男人才會有誕生肥大病變的肌肉。
又是什麼時候成為女人追求“自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