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魏溪兩手捧著汁水飽滿的紅心柿,一口一口啃得認認真真,聽見她二哥喊她,含著一塊柿肉含糊地應了一聲。
蘇衡聽見後頭地動靜,回身一看,卻是狄詠、狄諮還有程之言三人一左一右一後護著最中間的雪團子,配合著雪團子的腳步在人群中一點點向前挪動。那雪團子肩膀一聳一聳的,似乎在啃著什麼果子。
“咦?阿衡!你們也來逛燈會?”東張西望的狄詠最先對上蘇衡的視線,眼睛一亮,立刻揮手打招呼。
蘇衡頷首致意。青神燈會上的熟人可真多,狄家也來了。
既然兩家遇見了,免不了一番寒暄。不過好在狄家來的都是小輩,幾人向蘇洵與程氏行禮問好之後,也加入了蘇家的隊伍中。
至於狄青與魏氏,夫婦倆攜手逛街市賞花燈去了。長子狄諮已經二十三了,素來穩重,有他和程之言在,魏氏便放心地把狄詠和魏溪交給他們看顧了。
“你吃的這個紅心柿是在哪裡買的?我們方才一路走過來,逛遍了燈會上的攤子,好像沒看到有賣柿子的。”蘇軾見魏溪啃柿子啃得津津有味,不由得眼饞。
“家裡帶的。”魏溪嚥下最後一口柿子肉,脆生生答道。
“哦……”蘇軾很是失望。他也想吃……
“溪溪,這是你家院子裡那棵柿子樹結的果子吧?”蘇軫去過狄家教魏溪編辮子,因此知道狄家有棵柿子樹。那樹上掛滿了一個個小燈籠似的橙紅柿子,特別好看。
“嗯!”魏溪撲閃著大眼睛點頭。
“我這兒還有兩個。”狄詠一拍腦袋,想起自己出門前因為擔心魏溪不夠吃,還往懷裡多揣了倆柿子。
“!”
“!”
蘇軾和魏溪不約而同地眨著星星眼看過來。
“正好,一人一個。”狄詠樂呵呵地把兩個紅心柿分別遞給魏溪和蘇軾。兩人美滋滋地捧著熟透的柿子開始啃啃啃。
蘇軫對柿子不感興趣,滿心滿眼那盞琉璃燈王:“臺上那個人十個燈謎已經答對六個了,燈王不會被他贏走了吧?”
“每道燈謎都要比前一個難,目前臺上這個人雖是答對最多的,但後面的燈謎難度可不低。”程之才搖頭,並不看好臺上的青年。
果然,第七個燈謎謎面一出——爿,猜一字。別說是臺上的小青年,就連臺下的百姓也一片嘩然。第七個就這麼難了!誰猜得出來呀。
負責念燈謎的出題人得意地摸著自己稀疏的鬍子,開始數數倒計時:“這位郎君,還沒想到答案嗎?時間不多了,十——九——八——”
“我放棄!”小青年對這道燈謎全無頭緒,沒等倒計時結束,便自願放棄了。
“挑戰失敗,有請下一位——”
臺下眾人一時被方才的燈謎難度給嚇住了,一時間竟無人敢上臺。
程之才覷了眼蘇軫的表情,見她眼也不眨地盯著那盞琉璃燈王,頓時握了握拳,看向臺上的出題人,揚聲道:“我來!”
出題人一看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郎,心中並不認為他能猜對幾道題,最多就是來玩玩。於是,他便唸了幾個難度不大的燈謎,想著等到第五道的時候再出個難的,結束這場挑戰。
“第五道燈謎,十五,猜一字。”
程之才起先的確被難住了,皺眉思索了半晌。然而,出題人剛勾起嘴角打算開始倒計時的時候,程之才靈光一現,高聲道:“是‘胖’字!”
“十五為什麼是‘胖’呀?”臺下的魏溪歪頭表示不解。
“胖字拆開來就是月半,一個月三十日,十五不就是一個月的一半嗎!這道題也不是很難嘛,我也會啊!”蘇軾不服氣地哼哼。
“那你好厲害哦。”魏溪直愣愣地說。
“你這話——聽著怎麼怪怪的。”蘇軾皺起眉頭。
“唔?我在誇你呀。”魏溪認認真真地解釋。
“是嗎?不是吧……”蘇軾撓撓頭,還是好怪。算了,不想了。他倒要繼續看看,程之才這家夥能猜對幾道燈謎!
“答對八道了!還差兩道!”蘇軫沒注意到這段小插曲,全神貫注地關注著臺上還在繼續的猜燈謎挑戰。
蘇衡卻在一旁默默聽完了兩小隻的對話,幽幽看了眼神清澈單純的魏溪一眼。這便是天然呆的可怕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