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啊,感情之事強求不來。你若實在喜歡小蘇那張臉呢,不如看看他那兩個弟弟?”趙禎近來被福康公主煩擾得昏了頭,情急之下竟想出了個餿主意。
蘇三郎的兩個弟弟?福康公主回想了下,蘇家三子個個都生得極好,各有各的俊美,蘇三郎清冷如雪,蘇四郎爽朗如風,蘇六郎溫潤如玉,但還是蘇家長子尤為俊逸出挑。她自幼以來,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嫁人自然也要嫁最好的。
“爹爹,蘇四郎性子過於跳脫了,兒臣不喜。”福康找了理由拒絕。
“那蘇六郎——”
“爹爹,蘇六郎比兒臣還小一歲呢,兒臣喜歡年紀大些的,更穩重。”福康公主神色堅定,意思很明顯,她就要蘇衡。
趙禎板起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既如此便罷了。總之,朕是不會為你與小蘇賜婚的。”
“爹爹——”
“此事不要再提。好了,朕乏了,需要休息。”
福康公主見趙禎態度堅決,只好不情不願地離開了大殿。
這件事,最後還是曹皇後出手解決的。福康公主既然只是喜歡蘇醫官那張臉,那便好辦了。曹皇後精挑細選了好些姿容上乘又辦事機靈的小內侍,撥去福康公主宮中。福康公主的生母苗淑儀聽說此事,也來苦勸。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趙禎的態度。天子不允,這件事自然沒得商量。福康自幼聰慧,斷不會在這種時候犯糊塗,忤逆天子。因此,她便也順著臺階下了,不再提要嫁給蘇衡一事。只是,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她倒要看看,連貴為公主的她蘇衡都能拒絕,到最後他會娶個什麼樣的娘子。
·
過了冬,很快就是年節。等過了年,身為蘇洵長女的蘇軫很快就滿二十了。
雖說二十之齡在後世還很年輕,連大學都還未畢業,但在此時,卻已經是“老姑娘”了。女子大多在十五歲及笄之後便開始籌備婚事了,疼愛女兒的人家一般會將女兒再留多幾年,但拖到二十還未出閣的,卻是少數。
程氏這幾年一直為了長女的親事操心,時常京中各家的夫人來往,帶著蘇軫參加各式各樣的宴會,什麼賞花宴,品茗宴,聞香宴……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但偏偏,蘇軫對自己的婚姻之事表現淡淡,程氏替她尋摸的那些兒郎,蘇軫一個也沒看上。
“阿孃,小妹不喜歡,您再著急也無用。女子嫁人總要找個合心意的。”蘇衡對此倒不著急,在他看來,蘇軫嫁出去,還不一定比在家中過得好。蘇家又不缺吃穿,他經營養生館掙得的銀錢,便是養十個蘇軫也綽綽有餘。
“衡兒,你說之才那孩子如何?”程氏猶豫了半晌,最終還是開口問道,“軫兒與那孩子青梅竹馬,也許……”
“阿孃,您突然提起表弟,莫非,是表弟寫信同您說了什麼?”蘇衡乍然聽到成之才的名字,眉頭頓時一蹙。
這些年,程之才沒少寫信過來,但除了第一封信蘇衡交到了蘇軫手中,後面的信他全都處理掉了,省得小妹見了心煩。在陸續寄了好幾封信也沒有收到回信後,程之才又改變了策略,轉而給自家姑母程氏寫信,隱晦地打聽蘇軫的情況。
蘇衡得知後,以表兄的身份寫信寄到青神,將程之才好好敲打了一番。程之才這才學乖了,從此不敢再在給程氏的信中夾帶“私貨”,更別提單獨給蘇軫寄信。
這一次,程氏好像又冒出了撮合程之才與小妹的意圖,蘇衡立即警惕起來。
“之才那孩子在信中說,他打算進京求學。還有——”程氏頓了下,繼續道,“他希望能當面向我們家提親,求娶軫兒。”
“舅父舅母願意供他在京中讀書?”蘇衡面無表情道。京中物價貴,以程濬和潘素素的吝嗇性子,豈會願意花這麼多錢供程之才到京師求學。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個我亦不知,之才沒在信中提及此事”程氏見長子隻字不提程之才求親一事,忍不住追問,“提親一事……”
“表弟年已弱冠,是該成家立業了“,蘇衡淡淡地打斷程氏,“京中出色的女子眾多,辛苦阿孃費些心思替表弟相看,也好了卻舅母臨終的心願。”
程氏聽長子這麼一說,頓時明白他的態度。
之才那孩子模樣才學樣樣不錯,但不知為何長子就是不喜。二哥行事的確太過,她也無意讓那由妾室扶正的潘素素當她家軫兒的婆母。但是,若才哥兒離了青神入了京中,軫兒與才哥兒本就一起長大,嫁個知根知底的,也未嘗不可啊。
但偏偏長子反對,長女無意,程氏沉默半晌,最終道:“罷了,也只好如此了。”
程氏如何回信,蘇衡不知。但顯然沒用,否則程之才就不會在兩個月後還是極為執著地來了京師。
蘇衡將程之才派人遞來的拜帖折起,面色冷得能把腳邊的茯苓兒凍成獅貓冰雕。
既然來了,那便看看他這位表弟究竟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