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國子監生
國子監與太學一帶的宅子, 雖然地處外城,但是價錢並不比內城一些地段的屋宅低。因為這一帶不僅有優越的教育資源, 還有便民的醫療條件——熟藥惠民南局也在這附近。若是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一片的民宅全都是妥妥的學區房。
東京汴梁寸土寸金,能在京師擁有房産的人非富即貴。哪怕蘇氏養生館的生意極為紅火,為了買下眼前這座帶花園的宅子,也幾乎花光了蘇衡這些年攢的全部積蓄。
“哇——”蘇軾發出一聲聲驚嘆,興奮地在屋前屋後,屋裡屋外,像只撒歡的小狗一般躥來躥去。
白牆黛瓦, 翠竹婆娑。遊廊曲折, 可通幽處。房間不多不少,正好五間,裡頭床榻幾案、帳幔陳設均已備齊。從小門沿著青石板鋪就的甬路出去, 便到了小花園。
花園的地面設計得與一般屋宅不同, 是以黑白二色石子鋪就而成的太極陰陽魚圖案。玄色陰魚之上,是大株的梨花,花開時滿樹瓊枝雪雲, 風過清芬,馥郁滿園。梨樹旁邊還栽了些芭蕉, 等到入秋, 雨打芭蕉, 也別有一番風情。白色陽魚之上,栽種了十數株杏花,此時正值春日,恰是杏花怒放時節,半邊園子都開滿了霞蒸雲蔚般的紅杏。杏花林疏疏落落, 花下有石桌一,石凳六,正好夠蘇家人團坐閑聊。
“阿兄,這個小花園太美了,我最喜歡這片杏林。”蘇軫一雙杏眼倒映著紅杏的花影,唇邊情不自禁地彎起一抹笑意。
程氏也極為喜歡這座後花園。長子優秀,在京中購置了房産,他們一家人可以留在京中,不必因承擔不起開封的房租與物價,返歸眉山了。原本,程氏是打算在蘇洵被朝廷授官後,便帶著三個兒女們回鄉,節省些花銷。如今卻是不用了。
“屋宅之事解決了,但軾兒與卯君還要繼續讀書。若要進國子監,至少得有兩名朝官的舉薦信。”蘇洵沉吟道。他打算等明日問問頗為照顧他的太常寺卿,看看能不能為次子與幼子求來兩封舉薦信。
“舉薦信已有了。”蘇衡平靜道。
“你說什麼?”蘇洵看向長子。
蘇衡早有準備,從懷裡取出厚厚一沓的舉薦信。他原本也打算趁此機會與蘇洵商量弟弟們上學的事宜。
蘇洵將那沓舉薦信接過來,指尖微不可察地顫抖了一下,思及他在蘇氏養生館門外窺見的那群重量級大人物,對舉薦人的身份隱隱有了預感。一封封翻看下來,果然。範仲淹、歐陽修、韓琦、龐籍、富弼、晏殊……蘇洵險些拿不穩手上這些分量極重的舉薦信。
只是推薦兩名學生入讀國子監罷了,用得著出動這麼多大人物嗎?不知道還以為這些相公是要力薦他那兩個兒子直接入朝為官呢。
“阿父?”蘇衡見蘇洵神色有異,問道,“這些舉薦信有什麼問題嗎?”
蘇洵欲言又止,滿肚子話不知道從何說起,最後無力地抬起手,拍拍長子的肩膀:“沒問題,你做得很好。為父不如你啊。”
蘇軾與蘇轍去國子監就讀的事情很快被敲定下來。明日就是瓊林苑對士庶開放遊賞的日子,兩人去國子監的時間便被安排到了後日。
·
三月一日,城西順天門外的皇家園池金明池與瓊林苑對外開放,無論是士子還是普通庶民,都被允許進入,盡情遊賞。這一日,可謂舉城狂歡。就連禦史臺的官員們都鄭重其事地在衙署最顯眼的地方張貼了告示,告示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今日禁彈劾。
不用擔心禦史們的彈劾,沒有人來掃興,就連京官們也歡歡喜喜地帶著家眷出城,前往瓊林遊玩。今日是個好日子。沒有人會像個陰暗角落裡的蘑菇一樣暗搓搓盯著你的言行舉止,就等著抓住你的小辮子,然後寫上八百字的小作文跑去陛下面前告禦狀。嗯,一想到這一點,彷彿連頭頂的蒼穹都明亮了幾分呢。
瓊林苑坐南朝北,與金明池相對。瓊林苑內遊戲專案不多,但勝在景緻幽美,亭臺樓榭,參差錯落,煙鎖池塘,柳映虹橋。數種鮮花散佈其中,除了京中常見的榴花櫻花牡丹之屬,還有不少從廣南、兩浙引進的南花,素馨芬芳,茉莉清香,惹得蜂蝶徘徊,流連不去。
金明池那邊的遊玩節目則更豐富,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帳篷,帳篷四周垂下彩色帳幔,春風微拂,彩幔翩飛,煞是好看。迴廊內擠擠挨挨全是形形色色的攤子,有買賣飲食的,有關撲財物的,還有臨時搭建的勾欄瓦肆,供伎藝人在內表演歌舞百戲。
在先去瓊林苑賞花還是先去金明池玩了這件事上,蘇軾與蘇軫起了爭執。最後,蘇家人決定兵分兩路,程氏與蘇軫先去瓊林苑,由蘇洵作陪。蘇衡則帶著弟弟們一齊前往金明池。
“這個炸素菜丸子炸得火候剛好,酥脆掉渣,小兔子,你也來一個?”蘇軾用竹簽子戳了一個炸丸子喂到蘇轍嘴邊。
“二哥,我自己來。”雖然嘴上這麼說著,蘇轍還是耳尖紅紅地就著蘇軾的手咬掉簽竹簽上的丸子。他都十四了,二哥還是老把他當小孩子哄。
“吃飽了?”蘇衡帶著弟弟們從迴廊首走到迴廊尾,蘇軾一路吃過去,吃得肚子溜圓。
“差不多吧。”蘇軾拍拍自己的肚子,快樂地眯起眼,身後彷彿能看見搖得歡快的狗尾巴。
“再往前走可以觀賞表演歌舞,往西走可以垂釣。你們想去哪邊?”蘇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