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辭別故園
眉山的初雪下了一整夜。鵝毛大雪自空中飄落, 青石板路上漸漸積了厚厚的一層雪,行人走在路上, 留下一串串被踩得厚實的雪腳印。枝頭沉睡的白雪被樹下的腳步聲驚醒,“簌簌”落了一地。整座小城一夜之間就換上了銀裝,美不勝收。
玻璃江表層的江水也被凍得結實,但冰面之下,依舊遊動著許多魚群。若是有人眼神不好,走到了玻璃江的冰面上,那絕對要載一個大跟頭,在玻璃江的冰水裡泡得直哆嗦, 撲騰老半天, 才會被偶爾路過的行人撈起,幫著送回家去。
“鐺鐺鐺,鐺鐺鐺”, 此時, 眉山人人都不敢走近的玻璃江邊,阮大郎正拿著鐵鑿子和鐵錘子在敲冰。好不一會兒,玻璃江上才出現了一個冰窟窿。
阮大郎摩擦摩擦雙手, 往手上呼了幾口熱氣,喜道:“總算鑿成了。這天寒地凍的, 水面都結了冰, 想弄點鮮魚都難, 更不用說河蝦河蟹之類水産了。”
阮大郎以捕魚為生,他們這些漁人,一年四季中最發愁的就是冬季。因為水面結冰,無法撒網捕魚,頂多在冰面鑿個洞出來垂釣, 聊勝於無。
聽說北邊的遼人因為缺衣少食,哪怕冬天也會大規模捕魚,他們管那叫做“捺缽”。不過,這也是他聽一個從北邊過來做生意的皮貨商人說的,誰知道是真是假,這些做生意商人嘴裡沒幾句真的。
若不是得知蘇小神醫元宵之後就要離開眉山,想送幾尾鮮魚給蘇家,聊表心意,他今日也不會出來冬釣。阮大郎的娘子今年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他恨不得每日都在家裡陪他著他娘子和乖兒子。
去年他娘子孕中得病,多虧了蘇小神醫診治有方,這才保住了大人小孩的性命。昨日蘇家的採蓮到早市上採買食材,說是家中小郎君想吃鮮魚,結果在早市轉了一圈,愣是連魚尾巴都沒見著。阮大郎聽說了這事,今日一早,便來玻璃江鑿冰垂釣了。家中並不富裕,也不能回報給蘇小神醫什麼貴價之物,也就只有這一身釣魚的本事能拿得出手。阮大郎便想趁此機會,再向蘇衡表達謝意。
“嘩啦”一聲,阮大郎及時揚起釣竿,一尾大鯽魚破水而水,被甩到了冰面上,兩邊魚鰓還在一張一合地翕動著。
“看來今兒運氣不錯,這尾鯽魚得有四斤多了。”阮大郎收了釣具,提著大鯽魚高高興興地往蘇家送魚去了。
紗縠行蘇家家中,氣氛卻有些低迷,全無過年的喜慶。
“阿兄……”自從偶然聽到蘇洵與程氏之間的對話,得知自家兄長過了上元節便要動身,隨貴生道人離開眉山,蘇軾就一直悶悶不樂,黏蘇衡也黏得越發緊了。雖然捨不得兄長,但是蘇軾卻沒有說一些挽留蘇衡或者央求蘇衡不要離開的話。去歲除夕,兄長就在自己跟前倒下的場景,蘇軾仍然歷歷在目。他生怕蘇衡心疾複發,再次昏迷不醒。
“阿兄,那白鬍子老頭只說你要入道,方可免受病痛,又沒說一定要拜他為師。不如,你別跟著那個白鬍子老頭了,選一個就在咱們眉山的道長拜師,不行嗎?我覺得咱們天慶觀的那個胖胖道長就不錯!”蘇軾眼珠子咕嚕一轉,想出個歪主意來。
“別胡鬧。既已拜師,怎能輕易背叛師門。”蘇衡輕聲斥道,“還有,不許給人亂起花名。”
白鬍子老頭指的是他師傅沒錯了,天慶觀的“胖胖道長”又是誰?蘇衡回想了一下,眉角隱隱跳動。他二弟說的該不會是天慶觀的肖住持吧?那位肖住持生得膀大腰圓,確實——很有福氣。
“阿兄……”蘇軾兩眼淚汪汪,把頭往他兄長懷裡一埋,拒絕起來。
“好了,別撒嬌了。我只是未來幾年會跟著師傅四處遊醫,等我醫術大成,師傅宣佈我能出師了,我或許會選擇一個地方定居下來,開一家醫館。”蘇衡輕輕拍著蘇軾的後背,柔聲道。
“那阿兄你會回眉山開醫館嗎?”蘇軾聞言,抬起了頭,眼角還掛著兩顆晶瑩的淚珠。
“很可能不會”,蘇衡想了想,解釋道,“眉山太小了,不需要那麼多醫館,有林家醫館和秦家醫館便足夠了。要成為一名好郎中,需要多實踐,我想去更大的地方看看。”
“更大的地方?天底下最大的地方就是京城,阿兄是想去京城開醫館嗎?”蘇軾問道。
“有這個可能”,蘇衡點頭。
“那我以後也要去京城!阿父說了,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想去京城面見天子,參加殿試。我長大以後也要去京城,等我考上狀元,我要騎很高很高的駿馬,威威風風地遊街!阿兄,你要在京城等著我!”蘇軾“口出狂言”,還伸出小手指,要與蘇衡拉勾。
狀元啊……蘇衡默默回想了一下前世好友為他講述的“東坡事跡”,笑了一下,伸出尾指勾住了蘇軾的手指:“好,一言為定。”
·
“上菜咯上菜咯——”青枝喜氣洋洋地端著熱騰騰的年菜,一碟碟地擺上桌。
除夕年夜飯照例仍在蘇家老宅中進行,採蓮一大早便與老宅的廚子們在廚房裡忙活起來。阮大郎送來的那尾大鯽魚,魚頭被採蓮拿來紅燒,魚尾被拿去熬湯,魚身的肉被她刮成魚蓉,做成了蘇軾喜歡吃的魚肉丸子。
“咦?這魚是從哪兒買的?我今早也去逛了早市,根本沒有魚販子出來賣魚。”楊氏見青枝接連端出了紅燒魚頭、豆腐魚尾湯和酥脆炸魚丸,不由得奇道。
“這是阮大郎送的,衡兒曾經給他娘子治過病。他聽說我們家到處採買鮮魚卻買不到,便專程從玻璃江釣了一尾魚送過來。”程氏解釋道。
“原來如此,我說呢。”楊氏點頭。
蘇坐在主位上的蘇序嘬飲了一小口蘇洵帶來的青梅酒,滿意道:“不錯,就是這個味兒!”
“這梅子酒去年便釀好了,又埋在院子那株梨樹下大半年,今兒一早才挖出來的。阿父您喜歡便好。“蘇洵知道蘇序就好一口好酒,因此每年都會精心挑選一壇獨特的酒水當做給蘇序的節禮。
大人們在飯桌上談笑風生,小輩們的注意力則主要放在面前這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上,一個個都埋頭苦吃,壓根顧不上說話。
酒足飯飽,殘羹冷炙被撤下,換上了琳琅滿目的時鮮瓜果、香糖果子、還有瓜子兒茶水等。蘇家老老少少十數口人圍爐夜話,閑坐守夜。
就連最小的蘇轍也精神得很,平日裡這個時辰蘇轍早就犯困,沉沉睡去了。今夜倒是全無睡意,興奮地看著哥哥姐姐們嗑瓜子兒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