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蘇小神醫 蘇衡聞言,看向程氏,見程氏……
蘇衡聞言,看向程氏,見程氏朝他鼓勵地點點頭,這才上前。
“阿孃胎像穩定,沒有大礙。”蘇衡收回手,從容道。
柏郎中聽了,摸著鬍子,笑而不語。
蘇軾性子急,見柏郎中不說話,便嚷道:“柏爺爺,我阿兄診得對不對呀?您快說說呀!”
柏郎中:“很對。你阿兄在醫術上天賦異稟,若不是已拜了貴生道長為師,老夫我都想收他為徒弟了。”
“哇,我就知道!我阿兄就是最厲害的!”蘇軾與有榮焉,小鼻子快要翹到天上去。
蘇衡並沒有說什麼,只抬手摸了摸蘇軾的小腦袋。他哪是天賦異稟,不過是沾了前世記憶的光罷了。
蘇家三郎是個小神醫,傳說中能活死人、肉白骨的貴生道長一眼相中了他,收他為唯一弟子。學醫一個月有餘,已經能為懷孕的親生阿孃把平安脈,連府城的婦科聖手柏郎中都對那蘇三郎贊不絕口。
這一訊息不知怎地,竟在眉山縣內傳開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蘇三郎那樁樁“奇聞軼事”。
“真的假的?那蘇三郎才多大啊,就能夠幫人看病治病了?”
“那還能有假!我二嫂孃家的三妹的大舅子的鄰居親口說的!”
“哎,我還聽說了,蘇三郎這一身醫術,是跟一個白鬍子老道士學的。”
“是嗎?我怎麼聽說是玉局觀的一位白鬍子老道士呢?你說,若是把我家大柱送過去,是不是也能學到點養家餬口的醫術啊?”
“害,你家大柱大字都不識幾個,看得懂醫書嗎?”
“嘿——你憑什麼看不起我家大柱啊。我家大柱——”
“好啦好啦,你倆別吵啦。我打聽到啊,那白鬍子老道士可不是個普通人,那道士道號貴生道人,其實是天上的仙人,具有活死人肉白骨的仙力。他如今下凡來,是想挑選有仙緣的徒弟!蘇家三郎要是一般人,能入得了天上神仙的法眼嗎?”
“嚯嚯,原來是這麼回事兒。你給我仔細說說……”
眉山這個小小縣城,一年到頭也沒出過什麼大事,日子如流水,平平淡淡地就這麼流淌著。十多年前蘇家老大蘇渙考中了進士,那可是件轟動全蜀的大事。當時眉山縣很是熱鬧了一陣,後來又漸漸恢複了平淡。
現在驟然聽說蘇家又出了個不得了的人物——年紀才剛滿六歲的小神醫,眉山百姓又興奮地激情議論起來。
不過,這次和蘇渙那次的議論又不太一樣。
蘇渙那是真材實料的進士,全縣的人都見到那些官老爺領著小吏,恭恭敬敬地把公服、笏板等一應官服器用送了過來。蘇序也因為兒子,被朝廷封了個官。
當時官服器用送來時,蘇序正與人喝酒喝得大醉,酒氣熏天。蘇序為人灑脫不羈,就那麼敞著雙腿醉醺醺地讀了誥書,見腳邊一個布囊裡還裝著吃剩的下酒牛肉,就把送來的一應物什一股腦地全部掃進另一個空布囊裡,讓村裡的小童挑著回家了。
當時的場景,不少人還歷歷在目。蘇序面色酡紅,醉醺醺地騎在驢背上,村童肩挑扁擔,扁擔兩頭各掛著一個布囊,慢吞吞地跟在驢後。眉山的百姓們見了大笑,這哪裡有半分官老爺的威風氣度,不還是平日那個豪爽不拘小節的蘇老丈麼!
而這一次,什麼神仙下凡,什麼白鬍子老道士,什麼六歲小神醫,都是道聽途說,沒人親眼看見,因此,大家都只當是茶餘飯後的一樁故事彼此說笑,並不十分當真。
後來聽說那貴生道長為了徒弟,在他們縣的天慶觀住下了,家中有人生病的,都紛紛跑去天慶觀求醫。小神醫是不是真的,他們不知道,但是老神醫肯定保真呀!
·
外頭的議論蘇衡毫不在意,只一心跟著貴生道人學醫,好為家人調養身體。
“師傅,那日您在玉局觀領著諸位道長練的玉局功法,是否有強筋健骨、延年益壽之效?”蘇衡心裡記掛著曾見過兩次的“八段錦”操,若是能讓祖父他們每日都打上一套八段錦,長此以往,也能強健體魄,防止病痛。
“你看出來了?”貴生道人滿意點頭,“我徒兒就是好眼光。那玉局功法是你師傅我琢磨出來的,玉局觀觀主曾幫過我一個忙,我為了還他人情,便把自創的這套‘唐真人安樂法’傳授給了他。”
哪有人自己管自己叫“真人”的。師傅真是……蘇衡哭笑不得。這一個月相處下來,雖然貴生道人在他面前依然端著架子,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但是他多少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心中清楚,他這位師傅的真實性情絕非如旁人想的那般。但是——
蘇衡默默看了一眼正襟危坐,從頭到腳,一絲不茍的師傅,略腹黑地想:既然師傅喜歡,那當徒兒的還是不要戳穿為好,以免擾了師傅的興致。
“那師傅能教教徒兒嗎?”蘇衡仰頭問。
“自然。你想學什麼,為師都教你!”
於是,天慶觀內一處僻靜小院中,一老一少開始教學“唐真人安樂法”。沒辦法,貴生道人堅持要給這個功法起這個名字,蘇衡只好隨他。
“首先,左腳開步,寬度呢,大致與肩同寬。對對對,沒錯,好徒兒你一下子就做對了。”貴生道人十分高興。
“然後屈膝下蹲,兩隻手呢,這樣放在肚子前面。哎——對!第一個動作,為師給你演示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