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往事前塵 中秋月圓,家家慶團圓,到處……
中秋月圓,家家慶團圓,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熱鬧無比。
位於郊區的遂溪兒童福利院卻冷清一片,別說節日的花燈,就連最普通的一個紙燈籠也沒掛上。唯有大門上掉漆的招牌,在夜風中發出搖搖欲墜的聲音。
月色皎潔,照得福利院的水泥地面亮堂堂一片。一隻小手慢吞吞地抓住被漆成黑色的圍欄,小小的身子在圍欄前站定,地面上頓時現出一道瘦長瘦長的影子。
這男孩是個孤兒,從小沒了雙親。院長在福利院門口撿到他時,他已被凍得四肢僵硬。好在福利院對面便是一座道觀,觀內老道士頗通醫術,立刻開了一道當歸四逆湯,將人救了回來。
男孩此時久久凝望的,正是對面長樂觀亮起的一盞微弱燭火。
夜風微涼,不知過了多久,觀門緩緩開啟,一位身著灰色道袍的老道士步履蹣跚地提著燈籠出來了。
“外頭冷,你提前那麼早出來做什麼。”老道士年事已高,聲音蒼老而略帶嘶啞。
“不冷。”男孩仰起頭,黑玉般的眼睛裡映照著燈籠的微光。
“喏,豆沙餡兒的,太甜了我不愛吃。你拿回去分了,不要在外頭吹風。”老道士從懷中取出一個巴掌大的月餅,直接塞進男孩懷裡。
“走,快回去。”老道士擺擺手。
男孩拗不過老道士,只好捧著月餅離開。走上最後一級臺階時,男孩腳步一頓,回頭望了一眼。
月光把老人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孤零零的影子慢吞吞地往前進,一步,一步,又一步,直至被道觀龐大的陰影所吞沒。
每年中秋,老道士都會來送月餅。那月餅從來都是豆沙餡兒的,許是加多了工業糖精,齁甜。但是,那是男孩記憶裡,獨屬於中秋的味道。
“衡兒,這果子合口不?知道你不愛吃甜,你的這份特意囑咐廚子少放了糖。”程氏的聲音溫溫柔柔,瞬間將蘇衡從前世的中秋記憶裡喚了回來。
蘇衡輕輕眨眼,低頭咬了一口果子,表皮軟和,餡料綿密,是豆沙餡兒的。
抬首環顧,祖父與阿父在舉杯對飲,二堂兄與阿弟在爭搶著一隻肥美的蟹腿,堂姐們與阿妹早已吃飽,正興致勃勃地準備拜月乞巧的物什。還有——阿孃,笑意盈盈,正垂眸看他。
前世塵霧散開,眼前正是燈火如晝,熱鬧人間。
蘇衡又咬了一口豆沙果子,微甜的滋味在舌尖擴散:“嗯,很好吃。”
一大家子人說說笑笑,直至夜深,今年的中秋家宴才徹底宣告落幕。才幾個月大的五郎早就被乳孃搖著小搖籃,醒了睡,睡了醒,反複不知多少回了。六娘、七娘還有蘇軫這些年紀尚小的小娘子們,一個個地也生了睏意,眼皮子都耷拉下來了。
“阿兄……二堂兄搶我蟹腿……”蘇軾早就進入了夢鄉,抱著蘇衡的胳膊當枕頭,嘴裡喃喃說著夢話。
“我看孫兒孫女們都困了,今夜就在老宅住上一晚,明日再回紗縠行吧。”蘇序對蘇洵說道。
“是。”蘇洵恭謹地頷首。
程氏與楊氏各自領著自家的孩子回房安頓,蘇軾也被蘇洵抱回床上安睡。
“阿父,我有話想和您說。”蘇衡等蘇洵安頓好蘇軾,這才握緊手心,上前與他對話。
蘇洵面露詫異:“何事?要緊嗎?”現在已經很晚了,蘇洵想不到長子有什麼非說不可,連明日再說都等不及的事情。
“於我而言,要緊。”蘇衡目光堅定地點頭。許是今夜月色惑人,蘇衡等不及明日,想當晚就想把心中決定告訴蘇洵。
“好吧,你跟我來。”蘇軾在床上呼呼大睡,房中並不適合說話,蘇洵領著蘇衡走至外頭庭院。院中靜謐一片,疏疏落落的幾盆□□開得正盛。
“衡兒想說何事?”蘇洵用眼神示意。
蘇衡輕輕撥出一口氣,黑玉色的眸子不閃不避地與蘇洵對視,沉聲道:“阿父,我想學醫。”
學醫?蘇洵此時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以為是長子一時興起,想要多學一門技藝,沉吟片刻,爽快答應:“可以。明日為父有空,去城中書坊替你買些醫書回來。你既然感興趣,閑暇時當做閑書看看也無不可。”
蘇衡一聽便知蘇洵誤會了,解釋道:“阿父,我的意思是,我想棄文從醫。”
什麼?蘇洵愣了一下,旋即大怒。
蘇衡自幼懂事聰慧,蘇洵對長子很是寵愛,從來不捨得生長子的氣。除了幼時蘇衡將他房中張仙像剪壞的那次,蘇洵從未對蘇衡發過脾氣。
蘇衡從小聰慧過人,過目不忘,生來就是個讀書的好苗子。蘇洵原本寄望蘇衡能夠像他二伯父蘇渙一樣考取進士,出人頭地,沒想到……
蘇洵勃然大怒:“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蘇衡握了握拳頭,眸光堅定,清晰無比地說:“我想棄文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