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
一架自英國倫敦飛來的貨運飛機,徐徐降落在帝都國際機場。
飛機停下後。
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媒體記者,手裡拿著話筒,肩頭扛著相機,一擁而上,把該架飛機圍了起來。
記者們臉上都帶著激動。
對著鏡頭,他們紛紛發表評論:
“近兩百年來,西方殖民者從我國掠走的寶貴文物數以千萬,即便當代Z國已經富強,向西方強國交涉了多次,他們依然無意歸還,而是當成了他們的合法財產,當成了他們瞻仰過去榮光的代表,但第一次,大英博物館首批歸還了100件價值連城的文物,該館剩餘的2萬多件,會在半年之內全部歸還。”
“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也是我們邁入超級強國的重要標誌!”
“今天也是雪恥的一天,每一個Z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強盜的後代妥協了,他們終於服軟了,但不是因為我們有理,而是因為我們有力!”
“識時務者為俊傑,英國人歸還文物的選擇非常明智,解決了亙隔在廣大Z國人心頭的歷史遺留問題,1840年之後鴉片戰爭以及其他恩怨,自此一笑泯之,和平友好將是兩國未來關係的主旋律。”
“當然在此次的文物歸還行動中,星海科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可以說是最大功臣!”
“星海科技是怎麼說服英國人,交出文物的方法還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星海科技發揮出了比外交官還要有用,比軍艦飛機還要厲害的作用,讓英國人不得不答應歸還文物……這家公司是最大的英雄!”
“星海科技幹得漂亮!就衝這件事,從此以後一生粉!”
“讓一下,讓一下!”
這時十幾名穿著白大褂的專家,推開了眾記者,擠出了一條路來,快速抵達飛機尾部,讓工作人員開啟了貨倉。
貨倉內部,碼放著上百個方方正正的箱子。
箱子中,裝著的自然是寶貴的文物。
為首的那名戴著眼鏡、滿頭花白的專家,名叫金寶昌,已有80多歲,是故宮博物院首席鑑定專家,對各類文物如數家珍,浸淫數十年,鑑別文物的眼力、經驗,幾乎沒有超過他的。
業內他有著“活字典”之稱。
由於箱子上都寫了字,標註了文物名稱。
在上百件的珍貴文物,一件接一件搬運下來的過程中,面對眾媒體記者,金寶昌忍不住介紹起來:
“這是一件商代的雙羊青銅尊,是商代祭祀儀式用的青銅酒器,由兩頭公羊支撐的罈子,兩面可看到兩個羊頭,造型十分逼真,反映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Z國古人高超的器皿製作水平……其價值可用價值連城形容。”
“這件文物名叫‘景泰藍瓷壇’,製作於明代宣德年間,當時的工匠採用拜占庭工匠的景泰藍製作技巧,並於15世紀早期改進了這項技術。景泰藍瓷器的製作耗時且費用高昂,工匠用金屬絲在青銅器皿上勾勒出矯健的龍和雲紋後,再用玻璃漿填充,其色澤極其豔麗……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像這樣有蓋的景泰藍瓷壇,一個在大英博物館中,另一個被私人收藏。”
“這一對文物名為‘大維德花瓶’,是現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樣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它們是為道觀祭壇而造的,其價值在於龍紋上方、瓶頸一側的註明了日期的銘文。這是我們現在所知的Z國最早的刻有銘文的青花瓷。”
“這件文物是一幅畫,乃是明代畫家唐寅所作的《山水畫》,唐寅此人非常有名,也就是大家所知的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
金寶昌一一介紹,每件文物的來歷、特徵、價值,他都能滔滔不絕說出大段話語,令在場記者眼界大開。
不知道為什麼,說到後面,金寶昌的老眼冒出了淚花。
忍不住感嘆道:
“六十多年了,我參加文物鑑定工作六十多年,先後去過大英博物館30餘次,幾乎隔兩年就去一次,最多的一年去了三次。”
“不容易,不容易啊,英國人的傲慢是骨子裡的,剛開始我們連博物館都無法進入,遭到了他們直接的拒絕……那時國家剛剛對外開放,還很貧窮,他們瞧不起我們,更別說歸還文物,一提這個他們就把你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