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無辜的眨著眼睛:“兒臣順道去晏府探病那日巧遇了八皇弟,他同兒臣說了不下五遍晏侍郎要做太子少傅,兒臣只跟他說了一遍泰剛是太子少傅。”
“你啊。”隆和帝搖搖頭:“朕給你的封號錯了,應該是閑王,你真是閑的。”
他嫌棄的擺擺手:“行了,滾吧。”
安王利落行禮:“兒臣告退。”
頓了頓,複又抬頭問:“父皇不留兒臣吃飯?”
隆和帝瞥了他一眼:“一會皇後就該來哭訴了,你要留便留。”
安王拔腿就跑:“兒臣這次真的告退了!”
“這小子。”隆和帝搖搖頭,嘴角的笑意很快斂去。
他查到,答應太子讓晏世清做太子少傅後,太子的舅舅、禦史中丞朱萬遼曾向太子進言。
聲稱太子身邊的人必須都是自己人,這樣才能上下一條心。
皇後進來時,隆和帝正低頭批閱奏摺。
她從宮人手中的食盒裡拿出一碗湯,柔情小意的放在隆和帝手邊,溫聲道:“陛下勞累,天冷了,臣妾燉了些溫補的湯羹。”
宮人試過毒後。
隆和帝端起碗喝了一口,神色淡淡:“皇後有心了。”
皇後揣摩隆和帝的臉色,試探著開口:“陛下,太子方才到臣妾處哭,卻又不說明原因……”
隆和帝似笑非笑的看著她:“大約是因為朕讓和東宮不是一條心、只忠於朕的泰剛任太子少傅。十三歲兒郎,因為一點小事不順心就哭,未免太過嬌氣,皇後管理好後宮就行,旁的無需問也不必管。”
皇後攥緊了帕子,這分明是在指責她將太子養的太過嬌氣,告誡她太子的事、東宮的事,都不是她該插手的。
更令她心驚的是,哥哥同太子說過的話,竟是傳到了皇帝耳中!
她低眉順眼道:“陛下教訓的是。”
皇後離開後。
隆和帝合上奏摺:“把剛才的事情,傳出去。”
他與皇後,共生育三子,大皇子早夭,三皇子原是太子,後因其出事、容貌有所殘缺而改立八皇子為太子。
太子將來確實會成繼承皇位。
但太子也好、皇後也罷,都是可以廢了再立的。
他尚在位,喝了他這杯酒還想去喝太子那杯酒的,是該敲打敲打了。
隆和帝訓妻的事情在街頭巷尾都傳開了。
要說這背後沒有皇帝的授意,無人會信。
“都說堂前不訓妻、人前不訓子,陛下所為,著實令人驚訝。”
晏世清抬手為自己和晏啟各斟了一杯溫熱的酒。
窗外北風呼嘯,將屋簷上的散雪吹落。
晏啟淡笑著搖頭:“無需驚訝,這算是溫和的。陛下早些年做事,從不顧及人的顏面,這些年手腕越發柔和,以至於朝裡老人忘了、新人不知道,陛下曾經的雷霆手段。
我倒是更驚訝於安王,若非他去東宮報信,惹得太子大怒,皇後未必會到陛下面前,自然也就討不到這一番訓斥了。”
重生前的安王:不爭不搶,默默看著他就好,他開心我就替他開心,他不開心我就替他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