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寧抽空打影片電話給陳老師,將房東要收回公寓,請她在期限內搬離的事說了,並徵求陳老師意見,“我想在工作室住幾天,稍微過渡一下,您看可以嗎?”
陳老師背後的環境綠樹環繞,好像在山裡,見佑寧有此一問,“嗐”一聲,手一揮,“這種小事你自己決定就好,還特意來問我做什麼?住!隨便住!”
佑寧就笑起來,“我想找您商量呀,什麼事和您說過,我就特別安心,好像有了主心骨。”
陳老師輕啐,“不用哄我,我最好你們統統都立起來,萬事不來煩我。”
佑寧笑而不語。
中專畢業後,她略過了尋找工作這一步,直接應聘進陳老師的工作室。
正式上班前,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去單位的她很是苦惱。
她從小到大穿校服穿慣了,陳老師和姑婆雖然會為她購買新衣服,但多是黑白灰基礎款,幾乎沒有什麼新潮的樣式。姑婆也曉得年輕女孩子踏上工作崗位不能穿得死氣沉沉,給了她一千塊錢,讓她去購置兩套工作裝。
“姑婆年紀大了,跟不上潮流,你自己去鎮上的商場裡挑自己喜歡的買。”姑婆說。
佑寧記得自己推拒不要,姑婆假裝板起臉,“你不要我可生氣了!”
她只好收下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疊得整整齊齊的一沓子鈔票,獨自到鎮上最大的商場裡去為自己添置新裝,最後模仿著電視劇裡的都市白領,買了兩件棉質襯衫和兩條化纖質地的一步裙。
當她頂著一頭短發,穿著襯衫西裝裙去見工,陳老師看著她“噗嗤”一下笑出聲來,上前摟緊了她的肩膀,“是我不好,忘記告訴你,我這裡啊,沒有著裝要求,怎麼舒服怎麼穿!”
佑寧放眼望去,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果然穿著打扮以休閑舒適為主,她的穿著顯得格格不入,不由得抿緊嘴唇,微有赧色。
陳老師便揉揉她的頭發,“老師向你道歉,今天下了班我做東,請大家吃你的入職飯,吃完飯帶你去買衣服。”
下班吃完入職飯,同事們道別散去,陳老師帶著她到餐廳附近的商場購物。
陳老師挽著她的手臂,像一對真正的母女,一家一家專櫃逛過去。
陳老師鼓勵她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試穿,並在她試穿時小聲與她交流。
“穿衣服在確定自己的風格前,要想不鬧笑話,買基礎款準沒錯。比如我自己身上這件絲麻襯衫,輕薄透氣親膚,款式又大方,我實在太喜歡了,一口氣黑白灰三種顏色都買了,換著穿。”
等佑寧買完了上裝,換一家專櫃試褲子時,陳老師又傳授心得,“這家的褲子材質柔軟,但版型挺括,最大的優點是彈性極佳。跑工地的時候穿著,攀上爬下、跳高蹲低,都毫無障礙,堪稱工作褲首選。”
師徒二人那一晚在商場逛到打烊,大包小包,從內到外,買了個齊全。
從那時起,佑寧就知道,隨著她閱歷漸豐,她也許不再需要陳老師的引導,但她始終喜歡這種有商有量的感覺,並將這種遇事不決找陳老師的習慣保留至今。
暫時解決了住處問題,佑寧放下一樁心事,趁閑整理去穗城拍的照片。
相機鏡頭裡的風景,與人眼所見,因畫素和角度關系,頗有差異。
在她眼裡自然濃重的墨綠,在照片中呈現出一種層次分明的綠,墨綠的遠山,濃綠的繁枝,翠綠的新葉,青綠的池水,還有劃過晴空的藍喉歌鴝。
佑寧深愛這張信手抓拍的照片,振翅飛過的鳥與廣闊包容的天空。
她將匯出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圈,取名“天空與飛鳥”。
未幾,秦昶私信她:週末可有時間一起去看陳老師?
佑寧想一想,回複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