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院壩,看見地上鋪著的四床曬墊已攤上了挑回的稻穗,走廊四處也不見雞覓食『亂』走,隨心和藍萍明白林秀菊、柳玉英兩人有眾多共同之處。
“明萍她們呢?”柳玉英不見林秀菊的四個孩子,忙問。
“應該在後面,我讓明萍幫忙清乾淨衣服。”林秀菊不慌不忙道。
“你家明萍大我家秀晶半歲,肯定更會做事。”柳玉英羨慕道。
柳玉英這話讓林秀菊只能陪著笑笑。
隨心和藍萍聽林秀菊的女兒名字中有個“萍”字,相視一笑,“萍”字是女兒家取名時常用的字,“萍”字與“蓮”字相連,寓意深刻,象徵高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心在蔭涼處架好腳踏車,藍萍催林秀菊道:“林姐姐,你快去擦洗一身,換下溼衣服,讓隨心給你治病。”
其實,林秀菊也有些不自在,在還算陌生人的隨心面前讓衣服貼著肉,前凸後翹的,樣子好難看,但在外面幹活時,倒沒想過好不好看這事情。
“衣服在後面。”林秀菊有些忸怩地領先往做廚房的那頭偏屋走去。
隨心利索地提上水桶,拿上豬肉和零食跟上,手中的肉還沒異味形成,應當說高溫也抑制了細菌的生長,讓肉不易腐敗,但溫度一旦適宜,細菌生長起來也瘋狂,這就是夏天做好的菜和肉類生熟食品易變味的原因。
農家的廚房大同小異。靠後院板壁處是個大灶,一般是三個灶膛,外面灶膛砌得高和小的是炒菜和燒水的灶,兩個大灶膛上是固定好不漏氣的大鐵鍋,中間這口大鍋可煮大鍋飯,客人來的多時也用來炒菜;裡面大鍋一般用來煮餵豬的青飼料,或用來蒸飯。兩個前後門之間的板壁放著大廚框和小碗櫥,廚房外側地上挖著火坑,上面樑上吊下掛鉤,是冬天用來取暖、燒水煮飯的地方;吃飯的矮方桌放在不礙事的空處。
經過廚房就到後院,大家沒在廚房停留,都想先見到孩子們。
隨心和藍萍一進後院,就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切豬草,旁邊的兩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在認真地理著嫩草菜葉。
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這麼小就開始做大人做的事。
隨心腦海中不由浮起上世在電視裡見到過的一幕:石頭砌的破爛茅草屋裡,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生火煮飯,記者的話外音介紹著,小女孩五歲就失去了父母,『奶』『奶』眼睛失眠,她五歲就開始這麼煮飯了。當時,隨心就忍不住眼眶溼溼的,鼻子酸酸的,想流淚,這是窮苦山區裡的一個縮影,但那一刻,隨心也為她們燃起了希望:『政府』正視了這一切,就會解決,讓她們搬家重新安置。
“媽媽!”
“阿姨!”
孩子們看到林秀菊和柳玉英,齊齊放下手裡的活,高興地站起來叫道,她(他)們臉上雖有著營養不良的痕跡,那個最小的女孩臉上還有蒼白的『色』斑,但根本看不到她(他)們臉上有苦『色』。
隨即,她(他)們看見了隨心和藍萍,歡笑換成了見到陌生人的詫異。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