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信
曲芙蓉手裡握著一封信,那是姥姥臨終前寫給大姐曲慕蓮的。摩挲著這封信,她心中忐忑,竟生出一絲怯懦。
她心裡清楚,其實,在姥姥心裡,一直不相信她爹孃來了此處。
姥姥在信中如此寫道:
吾孫慕蓮,汝雖非吾親孫女,汝幼時亦得汝父繼母常攜來山中作耍,吾與汝甚親。老身雖知汝與汝父繼母或有誤會,惟求汝念在一脈同胞,憐芙蓉年幼,收留教護。待芙蓉及笄長成,助其擇一良婿,不求達官顯貴,但求忠厚勤儉安穩度日。
信封上還有一行字:禮字坊桂花巷辛字伍號吳宅。那是大姐家的地址,自見到這行字起,她已經在心裡默誦了不下千遍。
這幾個字她已經爛熟於心,倒背如流。
可此刻,她竟不敢,向澄州城裡的路人,開口問出這幾個字所指的方向。
幾經打聽,曲芙蓉終於尋到了禮字坊桂花巷。巷子裡有幾個孩童在玩耍,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孤獨地坐在辛字伍號門口的臺階上。
曲芙蓉走過去,和善地問他:“小弟弟,請問這是辛字伍號吳宅嗎?”
小男孩抬頭瞧瞧,搖著頭:“姐姐,我不知道。”
曲芙蓉前後看看,沒錯,“這是你家麼?”他點了點頭。
曲芙蓉坐到臺階上,“你爹是不是姓吳?”他又點頭。
曲芙蓉抑制住激動的心情,“那你娘是不是叫曲慕蓮?”滿以為他會再點頭。他居然說:“我不知道。”
換個問法:“鄰居還有你爹都怎麼喊你娘?”
“鄰居喊我娘吳家娘子、曲嫂、吳曲氏,我爹喊我娘蓮兒、娘子。”
“看來我找對了,你就是大姐家的孩子,是我的小外甥囉。”曲芙蓉拿出一塊糖,遞給他,“來,這個給你。”
他並沒有接糖,“姐姐,我不認識你,我娘說不能拿陌生人的東西。”
這倒是,這孩子倒是聽話。曲芙蓉暫時先收回糖,“我不是陌生人,我是你小姨。能告訴我,你叫啥名兒嗎?”
“我叫小進。”
“你叫小進呀。小進能不能領小姨回家找你娘?”曲芙蓉期待地看著小進。
出乎意料,小進嚴肅地回答:“不能,我不認識你。”
這還挺警覺,“那你幫小姨將這封信送給你娘,總可以吧?”
小進這次沒有猶豫,爽快地接過信往家跑。
曲芙蓉迫不及待地跟在小進身後進了吳宅。
轉過影壁,就見一少婦從屋中奔了出來,見到曲芙蓉,停下腳,從頭到腳打量著她,激動不已:“真的是小妹?你真是芙蓉?”
“大姐!我真是芙蓉。”曲芙蓉欣喜若狂,兩個多月啊,她終於來到大姐家了。
上一次見大姐,還是六年前。曲芙蓉依稀記得她的模樣,那時大姐還是初為人婦的新嫁娘,出嫁一年頭一回回孃家。
與六年前相比,大姐身上已有了一些時光的痕跡,雖風韻猶存,眼中卻有了疲憊滄桑。
曲慕蓮喜極而泣:“小妹,六年沒見,沒想到你長這麼高了。”
小進仰著頭問:“娘,她真的是小姨嗎?”
“啊對,小進,這是小姨,快叫人,叫小姨。”
“小姨!”小進奶聲奶氣的聲音真好聽。
曲芙蓉蹲下來摟著他:“看,我沒騙你吧,我是小姨沒錯吧?”
小進點了點頭,大眼睛眨呀眨的,清澈可愛。
曲芙蓉將手裡的糖遞給他,“這回可以拿了吧?”
小進瞧向曲慕蓮。曲慕蓮笑說:“沒事兒,這是小姨給的,可以拿。去吧,出去玩吧。”
小進接了糖,嚷著“太好啦,我有小姨囉。”便跑出去了。
曲慕蓮拉著曲芙蓉進屋,倒了茶,“六年前,你也就小進這麼大,你拉著我的手說,‘大姐,你走了,我會想你的,你能不能不要走?’又說,‘大姐,你那裡有海嗎?有大船嗎?我可不可以坐著大船去看你?’”
“這些年,我身在異鄉,一想起你的話就很激動,沒想到,小妹真的來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