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逼人形勢 這是個急待成長的公主……
時間倒退回?幾個時辰前
裴瑄離府後, 夏琰把斂逸樓帶回?的資料快速看了一遍,迅速掌握著破破爛爛的夏國朝堂形式。
簡單來說,這時代的朝廷體制很奇特?, 有點類似三公六卿,又有點周天子後期分封制的感覺。
夏國朝廷裡官職最高位為三公, 一個司禮,一個掌兵,一個文相。
這時代,祭祀是非常重要且重大的,夏琰才來不久,原主腦子裡也沒存放這些資訊,她是快速瀏覽完斂逸樓資料後, 才發現再過不久,夏朝馬上?就要舉行一次小祭禮,為年末的大祭禮做準備。
而司禮者,三公之一,就是專門為了祭祀而存在?的官員部門。
參考後世的祭祀禮部等,這本該至少是個懂天文地理,能稍微看出時節變幻、預測氣節農時,給?老百姓們帶來一些農耕提示的遠古天文職業。
但在?現在?的夏國朝廷裡, 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卻是厭家,一個半點天文都不懂, 卻非常會斂財貪髒的“吸血鬼”, 葛淮身邊三大豺狼之一。
因這時代的人最敬畏鬼神,哪怕人都活不下去了也要騰出口糧來供奉神明,所以掌司禮者,可掌天下財脈珍物。
換句話?來說, 這時代的司禮,除了要管理祭祀外,也是整個朝廷最大的經濟財脈官,統管整個國家的春耕秋收、上?貢賦稅等,每年全國上?繳了多?少稅收彙入國庫,都是從司禮這裡算。
這麼個財脈咽喉的位置落入了葛淮那堆人手裡,夏琰就算還沒去過國庫,也能想到那裡面有多?麼空空如也。
斂逸樓做為他?國在?夏京開?的勢力?,滲透力?也確實強,當然,也有可能是夏國如今太破爛,擋不住任何外來的窺伺,所以夏琰翻看厭家資料時,就看到斂逸樓已把厭家手下統管的大部分財物來源渠道都清晰標了上?去。
包括夏國目前唯一一座被發現且開?發出來的金礦、兩座銀礦、以及五六座鹽池、煤礦、玉河,以及尋常百姓家裡,每家每戶都必不可少的葛、油、鹽、米等各種日常重要物資的買賣統管權,幾乎全部都落入了厭家之手。
而如此龐大的財脈物資進入厭家手裡後,最終卻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入了國庫,剩餘的十分之九都以各種理由分給?了葛、厭、林、朱四家。
呵,還真是仗著自?己的權勢明目張膽的大肆吸取整個國家的血啊,這夏國財脈說是被他?們吃幹抹淨都不為過!
與他?們相比,她這個“驕奢”的公主可真是連個乞丐都不如啊!
一群腐蛆臭蟲!
哪怕已料到局勢很差,可看到原本屬於夏國皇室的東西,被人生生以各種胡亂理由足足分割去九成多?,只剩下最後一點像打發垃圾一樣的敷衍扔來,夏琰還是忍不住微吸了一口氣,壓好了情緒,才繼續往下看。
看著看著,她眉頭又漸漸隆了起來。
斂逸樓被稱為貫通大陸的第一訊息樓,它給?的葛家等四族收支密料裡,除了幾個家族明面上?的部分外,自?然也有一些更深入的,一般人查不到、不敢查、表面也看不出異樣的暗中收支部分。
這部分的佔比還不少,雖然夏琰能肯定這些也肯定不是全部,畢竟葛淮做為夏國第一佞臣,若直接被人裡裡外外都摸了個清,那他?也不該能坐到如今的位置,斂逸樓也不可能在?大陸各國相安無事的開?這麼久。
不過就算不是全部,斂逸樓能給?出的這部分暗支,也已經表明了葛、朱、厭、林等四族確實不僅私吞了不少國有財産,還做了不少見不得?人的生意?。
夏琰看著那一簇簇龐大的、幾乎記錄了半個竹簡的資料,稍微比對核算了一下,就發現這巨大的財脈物資到了葛淮等人手裡後,倒也沒有直接被平分掉。
而是以葛淮為首的人,按照地位大小,每人幾乎先分得?了相當於小半個國庫的錢。
剩餘的更龐大的財錢部分,則竟有一大半都被葛淮以商隊行商的名?義,進獻上?貢到了北邊。
夏琰隆起的眉頭忍不住挑的更高了些。
北邊…她那位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叔,攝政王舒廷煜的地盤。
想到自?己昨天才用那位攝政王威脅過葛淮,葛淮也明顯忌憚那位攝政王,非常不想對方回?來,結果?今天就讓她發現,原來葛淮這麼多?年一直在?用大批物資賄賂北方的那位全夏國都忌憚的王爺。
這是什麼個有意思的情況?
既然葛淮每年都以將近七八倍於國庫的豐厚物資上貢到北邊,幾乎把那位攝政王當成夏國帝王一樣的供著,那麼她這位接受了這麼多?財物的小叔,和?葛淮的關系極可能是比她想象中好的。
甚至若沒有昨天的試探,夏琰看到這份上?貢單必會以為攝政王就是葛家背後的大靠山!
但若真是靠山的話?,葛淮又怎麼會那麼怕攝政王?在?上?貢瞭如此龐大的財物後,卻連讓對方回?來都不敢。
難道是她那小叔的胃口遠比想象中的大?性格也遠比想象中的兇惡以至於讓葛家忌憚至此?還是…葛淮其實還在?私下裡還偷偷做了更多?哪怕上?貢瞭如此多?的財脈寶物,卻依舊不敢讓那位攝政王的發現的事?
夏琰摩挲著手裡的竹簡邊緣,覺得?極大機率是後面一種。
畢竟她那位手段強勢又權財兵馬都不缺的鐵血小叔,若真有野心,也不至於這麼多?年來半點動靜都沒有。
雖然這也是讓夏琰有些想不通的地方,不過不管如何,從這些年夏國的情況來分析,夏琰可以肯定她這位小叔暫時沒有稱帝的想法,或者說就算有想法,也因為某種原因而不得?不被規縛著,暫時無法動彈。
那麼在?這種情況,葛家還有葛家之下的朱、厭、林三家,又是做了什麼才會如此忌憚遠在?北方遠地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