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城,天海州一戰,大魏舉國上下震驚。
其實現在的大魏,已經不是曾經的那一個大魏了,還不是四分五裂,而是被另外一個冉冉升起的帝國,給吞併了。
這件事對於廟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來說,都是一件莫大的打擊。
一時間人心惶惶。
其實從溫若松走了的時候,大魏的廟堂之上已經人心惶惶了。
溫若松雖然有著溫閣,是一種勢力的象徵,但是溫閣從來沒有出現過爭權奪勢弄權的事情。
緊接著,龐宗又走了。
當初元鐵山走了的時候,整個大魏的框架結構,就是少了一根頂樑柱,但也不至於四面漏風,還有兩根頂樑柱苦苦地支撐著。
可是現在,三根頂樑柱都已經離開了大魏的廟堂,整個皇宮,雖然依然金碧輝煌,依然恢弘氣派,但是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這一座皇宮,已經四面漏風了。
就連禁衛軍的大小統領,在這個時候,心中都非常的悲涼。
這種悲涼,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不久之後就要國破家亡了,元家現在的勢頭,暫時在大爭之世裡沒有人可以正面攖鋒。
這樣的壓力之下,導致大小禁衛軍,十分的心寒。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龐宗之死,百萬大軍之死。
儘管入朝為官的人都知曉,大魏的廟堂上,有著高高在上的天神當守護神,結果呢,這個時候,高高在上的天神,並沒有把將士們的性命當做一回事。
許多將士們,其實心中還是信仰天神的,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一句話古老相傳。
不過現在,就連大魏不少的官員,都已經對所謂的天神失望透頂了,再加上,天海州之戰,賬面上,五位天神,全體陣亡,死在了獨孤信的必殺一擊之下。
這對於大魏廟堂的打擊,只能是更大。
與此同時,大魏引來了一場春雨,不過這一場春雨,一點都不溫柔,甚至非常的狂烈,導致許多老百姓們都沒有辦法上街出門了。
這一場大雨,並不是落在了皇城裡,而是落在了人們的內心深處。
皇城裡的老百姓,稍微有點家底兒的,都已經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離開了皇城。
當初大爭之世剛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多少擠破頭都想要來到皇城這寸土寸金之地,可是現在,巴不得張一雙翅膀離開這裡。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皇權。
大魏的皇帝,也是如此。
老百姓們一旦發生遷徙跡象,不管是從風水上,亦或是氣運上來看,整個大魏,不久之後就要徹底斷絕了龍脈。
至於部分官員,其實心裡也想著如何離開皇城這個是非之地。
當年,不少的官員,都曾經對元鐵山進行彈劾,暗中也戳了元鐵山不少的軟刀子,一直以來,元鐵山在廟堂之上的形象,就是屬於睚眥必報,你可以找我的麻煩,但是千萬不能夠被我發現了,一旦被我發現了,必死無疑。
元鐵山對於許多大魏的官員來說,也是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一層陰影。
誰也不敢想象,到時候元鐵山的大軍來到了皇城之後,將會是怎樣的人間慘案。
大多數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會將危險想象的非常可怕,一定會出現屍山血海,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事情。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人性,畢竟這個世界上,真正有血性,有膽量的人,還真的沒有多少呢。
大魏皇帝陛下也嚴重的意識到了這一件事,眼下,不說是人心離散,也差不多了。
天海州之戰,輸了之後,大魏的皇帝陛下也沒有開啟早朝,安撫人心,因為這一場戰役輸了的話,大魏皇帝無論怎麼走形式,怎麼招攬人心,都顯得非常的刻意。
御花園裡,大魏皇帝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下棋,老人家身著一襲白衣,臉色非常的紅潤,頗有仙風道骨的風采,事實上,這一位老人家,還真的就是一個天神。
並且,還是一個神官。
大魏皇帝陛下問道:“如今,我選擇了你們天神,也得到了你們天神的幫助,我開始懷疑我自己,當初是不是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你們高高在上的天神,也是節節敗退。”
對天神如此的不尊敬,這也不是帝王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