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匹龍鱗馬拉車,李塵騎著駮馬,身著赤明天鳳甲,手握鳳翅鎦金钂,在最前方帶路。
五千龍騎軍,對於任何一支軍旅來說都是一個大手筆,因為龍鱗馬作為戰馬,屬於頗為稀少的那一類戰馬,尋常只有當將軍的人,才有資格騎在龍鱗馬上。
許多參軍入伍的小卒,其實也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抱負,只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騎在龍鱗馬上,在整個軍營裡轉悠一圈。
至於成為李塵這樣的猛將,那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車內的元正,有一張頗為舒服的椅子,還有一張文案,花椒和茴香在元正的左右侍奉著。
文案上,有許多的摺子,摺子裡也不是多麼大的事情,稍微比較大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缺乏文官,雄州刺史的職位,暫時落在了孫玉樹的身上,孫玉樹倒是可以將這些事情處理的遊刃有餘。
可是,舊南越的刺史,眼下無人。
靈州,以及冀州,倒是有十二天狼擔任著刺史郡守的角色。
可是江南之地,大小六州,雖然保持著原來的政治建設,不過元正也想要換掉那一部分人,以南人治理南人,還不如說讓鍾南治理整個江南。
索性,許氏一族裡出現了許多的人才,彌補了雲端之巔文官不足的尷尬狀況。
但是這會兒,文官的地位雖然不是很高,卻也是缺一不可的。
更讓元正覺得有些麻煩的事情在於,如果這個時候安心治理自己的疆域,文臣武將一律安排到位的話,三五年過後,戰爭又一次的開始了,或多或少的缺乏一些機動性。
元正所希望的文官,都是那種文武雙全的型別,文稍微強一些,武稍微弱一些,如此一來,也可以和麾下的武將們遙相呼應。
巡遊的車隊緩緩前進,一路上經過靈州,冀州倒是沒有多大的事情,反而經過雄州之地的時候,出現了不少的事情。
根據探子來報,雄州之地的實力雖然完好無損,可是因為孫玉樹修路這件事,導致雄州之地的賦稅嚴重吃緊,許多老百姓們的家裡已經沒有多餘的存糧了。
家裡有沒有存糧,對於老百姓來說,基本上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情。
元正心裡也清楚,孫玉樹修路,必然是會傷害到整個雄州之地的根本利益,可對於大局來說的話,也是一件好事,想要做到一些事情,前提是要有那個路子。
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元正偶爾也會操心一二,這一類事情,多數時候都是蘇儀親自處理。
蘇儀講究的是高俸祿養官,為了剋制貪官汙吏,就算出現了貪官汙吏,也能夠名正言順的處理掉。
如大魏的貪官汙吏,其實很多時候皇帝陛下都沒有多好的辦法,一來是因為他還真的需要那些貪官汙吏給自己做些事情,二來,水至清無魚,有些事情處理的過於嚴重了,也會離心離德。
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只要不是出現那種特別厲害的貪官,大魏的皇帝陛下,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元正其實也是這樣的想法,但這並非元正本來的想法。
不得不對所謂的官場上一些腌臢事情做出妥協,在這個過程裡,興許會有一部分人有些才華造詣的人明珠蒙塵,也會讓不少的小人得志。
元正只能儘量的控制這種情況,從來都不會有任何的萬全之策。
太平盛世的時候,尋常老百姓找當官的解決問題,官員一般都是推脫,無非兩種緣由,一來是吃力不討好,沒有什麼政治功績可言,二來,也是因為這裡面的事情沒有多大的油水。
比如說,一個老百姓家裡的田地荒蕪了,憑藉自己一己之力,又忙活不過來,需要當官的派出一部分人根據情況搭把手,當官也不會理會這種事情,因為當官的自己家裡的事情都還忙活不過來呢。
不過偶爾,就會有非常走運的一個老百姓,遇到了一點難處,去找當官的,不管是破家的縣令,亦或是遮天的郡守,都沒有二話可說,立馬就解決掉了這個老百姓眼下所面對的困境和麻煩。
無非就是一點,有人來了,做好事的時候,一定要讓人看見。
比如說元正這一次的巡遊,所經過的地方,但凡是有困難的老百姓,還沒有等到老百姓主動去找當官的,當官的就已經主動來到了老百姓的家裡,帶著糧油大肉,帶著真金白銀來到了老百姓的家裡。
如此一來的話,元正的這一次巡遊,還是很有建樹的。
可事實上,許多事情元正也沒有辦法去聽老百姓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因為老百姓別的不說,讀過書的老百姓沒有多少,他們很多時候,只是認死道理,卻不知曉人是活的。
可在一些涉及到了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也會變得格外的聰明,尤其是那種不軟不硬的小聰明特別多。
照顧老百姓的情緒,元正不是那麼的擅長。
聆聽老百姓的心裡話,元正也想要做這件事。
但很多時候,元正也是真的做不到。
因為老百姓的心裡話,是不會輕易說出來的,尤其是當著元正的面說出來以後,可能回到家裡,家裡就會家破人亡,美名其曰是死在了非法之徒的手裡,實際上,就是死在了當官養活的打手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