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御花園內。
陛下與元鐵山同坐一桌,兩個人的關係,如今有些微妙了,可依然是親戚,是親戚,在一張桌子上喝茶論道,也不是多麼過分的事情。
至於御花園的風景,在文人雅客看來,多嬌絢麗,安靜柔和。
而在陛下和元鐵山看來,卻是死氣沉沉,在一個地方駐留的時間太長了,無論這個地方有多麼的美麗,都會厭倦的。
一直都在守護自己厭倦的東西,陛下的心情也有些微妙。
元鐵山道:“馬上就要入秋了,舊西蜀一戰,咱們的大將軍應該會勝了吧,如果敗了,大秦鐵騎進入大魏腹地,平坦高坡上作戰,就算是我,也有些吃不消啊。”
大將軍要是勝了的話,雙方都有一定的緩衝時間。
局勢就變得微妙了,因為大將軍勝了,大將軍也會元氣大傷,這樣一來,舊西蜀的陣地,就要交給元鐵山了,元鐵山親自鎮守西蜀之地,那和龐宗鎮守西蜀之地,是截然不同的。
陛下抿了一口茶,說道:“今天先不提龐宗的戰績如何,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元鐵山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應道:“不知道陛下要問我什麼問題?”
陛下問道:“你信佛嗎?”
元鐵山心裡咯噔了一下,陛下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元鐵山就已經猜測到陛下想要幹什麼了。
佛家在很早之前,就瀰漫天下了,四國之中,均有寺廟,均有僧人。
作為一個宗教勢力,佛家和道家一直平分秋色。
可兩者也是有區別的。
僧人大多數心寬體胖,而道士很少有胖子。
佛靠金裝,道靠自然裝。
反正都要裝一下。
不過道家乃是國教,這在四國之中,乃是通性。
元鐵山很實在的說道:“我本就是俗家之人,不信佛,但是通道,因為道家的風水氣運,道法自然,的確影響到了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
“佛家的明心見性,頓悟一說,我總覺得,不是那麼的靠譜兒。”
“一個人,要是在監獄裡呆的時間長了,也會開悟的。”
“明白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人,也會開悟的。”
“不過佛教的水太深了,我也不懂,陛下問我這個問題,我也只好如此回答了。”
“可有一點,還希望陛下慎重處置。”
皇帝反問道:“武王說的是哪一點?”
元鐵山道:“有許多苦行僧,我也見過,雖然我不懂他們的人生信仰,可是總覺得可敬,陛下下手的話,將那些莊嚴的大寺廟,可以解決掉,如那些小寺廟,還是算了吧,萬事留一線。”
皇帝沉思道:“我本來是想要趕盡殺絕的,可佛家的事情,如油和麵,根本扯不清楚,也只能找那些刺頭兒,處理一番。”
“這樣做,可以讓國庫充盈不少,可我也會揹負一個罵名。”
元鐵山爽朗道:“罵名嘛,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