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處,霧氣蔓延,尋常百姓來到此地,十丈之內,應當是人畜不分的。
在淸羅城的時候,金源高僧把獨孤信沒有辦法,可金源高僧畢竟是一位高僧,負責大周欽天監的一切事宜,略微推演計算,自然也就算到了龍脈西移,來到了秦嶺之地。
依舊是一席破舊的袈裟,破舊的草鞋,手裡有金缽,脖子上掛著金色的佛珠,還有一根金色的禪杖。
只是這一次,金源高僧不是一個人來到了秦嶺。
身邊還有一位輕甲在身,氣度不凡的老者,不曾白髮蒼蒼,甚至精氣神十足,高大挺拔,有著王者之勢。
東方墨,乃是大周皇室裡為數不多的天境高手之一,一身修為驚天動地,撐起了大周皇室的脊樑,作為少數支援當代君主的皇室成員,東方墨出了一身忠誠傲骨,在也沒有其餘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還有一個體魄修長的青年,蟒袍玉帶,臉上的輪廓稜角分明,英俊威武。
東方武,大周的太子殿下,剛過及冠之年,便迎來了大爭之世。
金源高僧略有些不滿的說道:“太子殿下之前殺了雙頭羽蛇,取其蛇膽一事,可曾留下過痕跡?”
東方武並非一個桀驁不馴的太子,深知如今的大周根基,雖不至於風雨飄搖,可氣運一事,也是捉襟見肘,遇到了大爭之世,大周的實力完全可以爭鋒,唯一忌憚的就是害怕內部四分五裂。
之前自己做錯了事,東方武到了這會兒都在沮喪當中,遲遲沒有回覆金源。
金源和東方墨心中已然清楚,太子殿下,終歸還是留下了一下蛛絲馬跡。
來到了大秦的龍脈之地,但凡是一個年輕人,都難免會心神搖曳的,偶爾幹出了有損大體的事情,也實屬正常,可是對於一位太子殿下來說,這樣的事情,真的是有失分寸。
金源不高興歸不高興,卻也明白太子殿下的心性。
誰來到秦嶺,估計都想要恣意放肆一番,少年情懷就是這樣。
金源和東方墨自然能夠看得出,秦嶺深處,天地磁場不停地在變化當中,暗合八卦,可過於深奧,縱然是金源高僧這樣的人,也只能保證在這裡不會迷路,遮掩天機。
可若是想要找到那條消失的龍脈,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尋常來說,龍脈與龍脈之間的關係,素來不睦,舊西蜀的龍脈,來到大秦之地,也絕對不是來拜碼頭了。
他們得知了一個訊息,秦嶺之地,肯定有一戶人家,有一個傑出的英年才俊。
金源高僧只是和獨孤信見過一面,也不知獨孤信的根底兒。
可來到秦嶺之後,稍微推敲一番,什麼事情都明白了。
蒼雲城距離秦嶺南麓頗為接近,當初在蒼雲城裡發展過的年輕人,除了拜月山莊的小主人,剩下的那一位,就是大魏武王元鐵山的庶子了。
心中認為,那條龍脈乃是元正的。
不過,金源高僧覺得,元正上無寸瓦,下無寸土,秦嶺南麓雖然是一個出龍的風水,可這個風水是屬於大秦帝國的,而非元正的。
因此,金源高僧斷定,那條龍脈只是在元正周圍,等候著元正拿下自己的第一座城池,或者說,等到元正的武道高深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和元正合體。
和龍脈融合,再怎麼算,都要到達心境往後才能做到這件事。
可金源高僧不知曉的是,元正因為修行《滄海六合》的緣故,體內的六合之氣,頗為圓潤純粹,完全可以和龍脈融合,如今已經和龍脈融合了。
哪怕如此,金源高僧只要抓住了元正,也有的是辦法讓元正將龍脈交待出來。
到時候的後果,無非就是大周和大秦聯手夾擊大魏。
前提是,一定要找到元正。
金源高僧心裡也覺得奇怪,元正身為武王庶子,沒有得到武王府任何的好處,就連元青的大日子,元正都不曾回過武王府,又是什麼時候,和舊西蜀的龍脈扯上了關係。
舊西蜀的龍脈,去了東海,更多的像是人為之事。
良久後,周圍刮過一陣勁風,三人的腳步停了下來。
高大威武的蒙金來了,在這裡搜尋了很長時間,終歸是發現了金源三人。
此間,草木豐茂,地勢平坦,很是適合天境高手捉對廝殺。
金源高僧微微一愣,自然能看得出來蒙金並非人族,乃是庚金之虎,到達了天境,一身修為,深不可測。
想到這裡,金源高僧覺得,上一次自己去東海淸羅城的時候,就應該帶著東方墨,他和東方墨聯手的話,興許還可以拿下那個獨孤信,也不用費這麼多的事情了。
如今是二對一,金源和東方墨聯手的話,蒙金必然不是對手。
明知如此,金源還是不敢輕敵大意,因為這裡是秦嶺,鬼知道秦嶺到底有多少步入天境的大妖。
外加庚金之虎,本身就血統高貴,與尋常天境強者截然不同,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